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操■斋遗书

操■斋遗书

四卷。清末管礼耕撰。礼耕字申季,江苏元和(今江苏省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岁贡生。此编可能是管礼耕在书院的应试之作。其中有“《易》《书》帝乙考”,谓《周易·泰》中有“帝乙归妹”、《尚书·酒诰》及《多士》篇均有“帝乙”,此两爻皆周公作,两书亦为周公所作,因此,《易》的“帝乙”与《书》的“帝乙”同指一人无疑。但纬书好为奇异,视两书的“帝乙”一谓天乙,一为祖乙。而后儒据以释经,异说就自此而兴了。又“文祖艺祖解”,谓《尚书·舜典》一篇之中两言“文祖”,中间又言“归格于艺祖”,则“文祖”与“艺祖”不当合一明甚,又援《史记·五帝本纪》以证,其说甚为允惬。又如“经纶或作经论解”,力主惠栋《周易述》之说,以作“经纶”为是,驳宋翔凤《过庭录·周易考异》言“《说文》无‘纶’字,凡经传中‘经纶’之字皆当从言作‘论’”之谬。也有不确之处。如“众维鱼矣解”,引卢文弨《钟山札记》载丁希曾云:“‘众’乃‘’字之省”。并谓此说确不可易。其实,毛传言“阴阳和则鱼众多”,其义自通。礼耕取刻意求新、随意破字之说,欠当。《操斋经说》有光绪间《南菁书院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性理群书集览

    七十卷。不著撰者姓名,但题琼山玉峰道人集览,不知为何人。此书取永乐《性理大全》中的人名、地名、年号、训诂之类,依照王幼学《通鉴纲目集览》之例,各为其作注释。有增注者,则别标为附录。然而注释较浅陋。如《

  • 汉碑隶体举要

    一卷。清蒋和撰。参见《说文字原集注》。是编旨在比较隶书与楷书体制之殊,有加有省有借有讹,未可任意通写。特辑出与楷法不同者八百余字,分四声编次,各举其异体或体,所从所省,本字俗字同字,通用借用,其说多采

  • 当湖文系初编

    二十八卷。清朱壬林(生卒年不详)撰。朱壬林,原名霞,字礼卿,号小云,浙江平湖(今嘉兴)人。嘉庆进士。官直隶清河道。此编于咸丰八年(1858)成书,梓未竣而卒,叙言、凡例均佚。此书以类为序、赋、论、议、

  • 恩福堂年谱

    一卷。清英和(1771-1839)自述。英和姓索绰络氏,字树琴,号煦斋,别号粤溪生,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读、步兵统领、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等官,以

  • 周易象旨决录

    七卷。明熊过(生卒年不详)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今四川富顺)人,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苑传》附载陈束传中,称其与陈束、王慎中等人并称“嘉靖八才子”。熊过研思经训,实不止以文章著名。据过自

  • 梅岩小稿

    三十卷。明张旭(约1487前后在世)撰。张旭字廷曙,号阳堂主人,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年(1474)举人,历官孝丰、伊阳、高明三县知县。著有《梅岩小稿》。此稿凡三十卷。其中诗二十

  • 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

    二十八卷。不著撰人名氏。根据《文献通考》载纪年统论一卷、纪年备遗一百卷,为永嘉(今浙江东南)朱黼撰。朱黼,字文昭,曾受业陈博良门下,最后隐居南荡山。之后魏仲举依循通鉴,根据前史将朱黼所著之原书加以删订

  • 化州志

    十卷。清杨祐修,林玉叶纂。杨祐,广西临桂人,举人,乾隆十一年(1746)任知州。旧志始于康熙九年(1670)县令吕兆璜,二十五年(1686)再修。六十年(1721),皇帝恩免正赋,秋季又丰收。因此知州

  • 楼居杂著

    一卷。《野航诗稿》一卷。《野航文稿》一卷,《附录》一卷。明朱存理(1444-1513)撰,朱存理,字性甫,号野航,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布衣终身,性好藏书,手自抄录,精致不苟。著有《旌孝录》。据文徵明

  • 别本实宾录

    一卷。不著编辑者姓名。卷首题曰:苏台云翁录。书末记曰:正德五年五月望后苏台云翁录于四阁湾南之垂云楼,时年七十有七。大约是明人抄本。书的内容既非自著,亦非完书。乃节录宋马永易的《实宾录》。马永易的原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