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戊戌政变记

戊戌政变记

九篇。梁启超(1873-1929)撰。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十七岁中举。师从康有为,人称“康梁”。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和强学会。次年,主撰上海《时务报》,鼓吹变法。二十四年,参与维新变法运动,败后遁往日本,创《清议报》,“斥后保皇”。办《新民丛报》,主张开明专制。1913年回国,任共和党魁,组建进步党。1914年,任熊希龄内阁司法总长,反对袁世凯称帝及张勋复辟。段祺瑞组阁,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期间,追求资产阶级新文化,赞同“民主”和“科学”。1920年,支持张东荪与马克思主义者论战。曾提倡“道德革命”、“史学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晚年不谈政治,讲学清华,兼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一生长于史学,旁涉政治、经济、哲学、法学、新闻、文化艺术、宗教、小学等。著有《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欧洲心影录》、《中国历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墨子学案》、《墨子校释》、《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文集》,诸文多并入《饮冰室合集》。《戊戌政变记》,章节体,专载戊戌变法全过程,包括变革实情、废立始末、政变前纪、政变正纪、殉难烈士传、附烈官寇连材传第五篇。后附变法起源、湖南广东情形及圣德记三种。注重形势分析、原委探求。亲历其事,载多详实。对顽固派嫉恶如仇,叙事稍失偏颇。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十五年在《清议报》连载。后印多种单行本,有1954年上海中华书局圈点本,后收入《饮冰室合集》。

猜你喜欢

  • 等韵简明指掌图

    图一卷,论一卷。清张象津撰。象津字汉渡,山东新城人。尚著《白云山房诗集》、《白云山房文集》、《考工释车》、《离骚经章句义疏》等。张氏嘉庆乙亥年(1815年)自序云:“今年诸孙幼稚者,欲使知平仄,其才敏

  • 崔氏政论

    一卷。汉崔寔(?-约170)撰。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又字元始,涿郡安平(在今河北安平县)人。官拜尚书之职。《隋志》著录崔寔《正论》五卷,《旧唐志》作《政论》五卷。《正论》、《政论》不过是同书异名而已

  • 国朝学案小识

    十五卷。清唐鉴(1778-1861)撰。鉴字镜海,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谥确慎。鉴潜研性道,笃信程朱之学。该书以陆清献、张杨园、陆桴亭、张清恪为正宗,汤文正

  • 周易引经通释

    十卷。清李钧简撰。钧简字秉和,湖北黄冈人,乾隆进士,官至卿贰。作者以为《易》为五经之原,论语学易章后,继言诗书执礼,故依通行注疏之顺序,博采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孟子、国语、大戴记、尔雅、逸周书、

  • 读经琐记

    不分卷。近人易顺鼎(详见《经义莛撞》)撰。此书附刊于所著《经义莛撞》后,其价值似不如之。其中偶杂前人已论之言。如引张孝达之说,谓《尚书》“率循大卞”,即“大变”,“循”与“顺”通,“循大卞”犹言顺大变

  • 怀舫集

    三十六卷。清魏荔彤(约1685前后在世)撰。魏荔彤,字念荔,直隶柏乡(河北柏乡)人。魏裔介之子。生卒年不详。年十二补诸生,以资入为内阁中书,选凤阳同知,后官至江苏按察使。嗜好古学,勤奋著述,罢官后杜门

  • 说文解字注

    三十卷,附《六书音均表》二卷。清段玉裁(1735-1815)撰。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等县知县,四

  • 龙川略志

    十卷。别志,八卷。宋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此书为苏辙追忆往昔之著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辙元符二年夏居循门,杜门闭目,追忆平昔,使其子远书之于纸,凡四十事,其秋复记四十七事。龙川,循州地名。

  • 篇海类编

    二十卷。旧本题明宋濂(1310-1381)撰,屠隆(1542-1605)订正。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著述甚多,有《宋学士文集》。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

  • 钦定皇朝通志

    一百二十六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通志》。是书共分二十略,计有“氏族略”十卷,“六书略”三卷,“七音略”四卷,“天文略”六卷,“地理略”八卷,“都邑略”四卷,“礼略”十二卷,“谥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