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思贤录

思贤录

《思贤录》五卷,《续录》一卷,并为明谢应芳(1296-1392)撰。谢应芳字子兰,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笃志好学,尊奉程朱理学,终身不仕,自号龟巢老人。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怀古录》、《辩惑编》、《龟巢摘稿》、《毗陵续志》等著作。《思贤录、续录》记载谢应芳的同乡宋宝文阁直学士邹浩事迹。《正录》成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分事实、文辞、祠墓、祠墓废兴、古今题咏五类,并有杨惟桢、郑元祐二人序;《续编》成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为谢应芳及知府张度等祭墓之作。其中洪武十三年之后祭文、碑记数篇,则为后人所加。《四库提要》传记类存目注有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猜你喜欢

  • 陶学士集

    二十卷。明陶安(1315-1371)撰。陶安,字主散,安徽当涂人。元至正四年(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并亲制门帖“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赐之。洪武元

  • 大学注

    一卷。明蔡悉撰。蔡悉事详见《书畴彝训》条。此书诠解《大学》,虽分章立说,而不录经文,只标某某章,分章诠解经义,类似论体。书末载居身训言十则,居家训言十则。《四库全书》采御史萧际韶家藏本。

  • 四十二章经

    一卷。迦叶摩腾、竺法兰译。《四十二章经》是汉地最早译出的一部汉译佛经。因全经共有四十二篇短小经文,故题名为《四十二章经》。其各章内容大体如下:一、说出家沙门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义;二、说沙门道法应少欲知

  • 王制笺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礼记浅说》)撰。是书以《王制》为素王之制。俞樾曾评议此书,以为:孔子将作《春秋》,先修王法,斟酌损益,具有规条。其门人弟子与闻绪论,私相篡辑,而成《王制》。皮氏作《王制笺》为之疏

  • 龟川诗集

    四卷。明董绪(约2570年前后在世)撰。董绪,字禹亏,江西乐安人。生卒不详。其少从邹守益、聂豹游,讲良知之学。人称其诗“不求工于声律,而以理趣为主。盖濂洛风雅之流派。”此集由其子刑部尚书董裕初刻于东莞

  • 辽文萃

    七卷。清王仁俊(1866-1913)辑。王仁俊,字捍郑。江苏吴县人。他是俞樾弟子,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于上海创办实业报馆,后往依张之洞,任存古学堂教务长。至京师,任学部图书局付局长兼大学堂教

  • 新列国志

    一百零八回。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西周宣王至秦统一的历史故事。书在余邵鱼《春秋列国志传》基础上创作而成,但变动很大。余氏所作只有二十八万字,冯氏扩充至七十余万字;余

  • 古文渎编

    二十三卷。明王志坚(约1625前后在世)选编。王志坚字淑士,初字弱生。江苏昆山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南兵部主事、历郎中。著有《读史商语》等。此编乃其督学湖广时所选唐、宋八家古文。凡诸集中

  • 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祖孙四代都以《左传》名家。刘师培认为《左氏春秋》成于先秦,是传经之作,否定刘歆伪作说。只不过《春秋》经与《左氏传》原来都是两书单行,不相比附,自从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发凡起例

  • 松冈集

    十一卷。明姜洪(约1447前后在世)撰。姜洪,字启洪,号松冈,乐安(今江西乐安县)人,(生卒年不详)。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改庶吉士,除检讨,升修撰。著有《松冈集》。是集凡十一卷。序二卷,记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