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康南海文钞

康南海文钞

四卷。清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长素,晚号更生。广东南海(今属广东省)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至工部主事。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重视“经世致用”学说,博通经史,好公羊家言,言孔子改制,提倡孔子纪年,尊孔保教。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时,联合赴京会试的举人1300余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并在京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促成百日维新。西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杀谭嗣同等“六君子”,他被迫逃亡国外。辛亥革命后,主编《不忍》杂志,陆续发表反对共和和保存国粹的言论,并任孔教会会长。1917年和张勋策划复辟,失败后,在青岛病故。著有《游记》、《丁巳张勋复辟》、《康南海先生诗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孟子微》、《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春秋公羊传注》、《孟子大义述》等。《康南海文钞》共四卷:卷一有《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国大彼得变政记》、《突厥削弱记》、《法国革命记》、《波兰分灭记序》共五篇;卷二为《蒙藏哀词》、《孤愤语》诸篇;卷三收《孔教为国教配六议》、《复教育部论孔教书》;卷四为戊戌年所上《清剪受易服折》、《谓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其语重意痛。今读其语,实感其学识之渊博,深通古今学术,坚持自信,每有创论,常开风气之先。初言“改制”,次论“大同”,在思想解放运动中,“康有为者,开中国维新之幕,其功不可没。”(《苏报案纪事·康有为》。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然其后来倡言“孔教”,志在保皇。其文题材广泛,气势雄浑,有很强的论辩性。颇为当时人们所推崇。此集有当代八家文钞本。

猜你喜欢

  • 如皋冒氏丛书

    三十四种,附二种。冒广生(详见《永嘉诗人祠堂丛刻》)辑。《如皋冒氏丛书》是冒广生汇辑冒氏家族历代著作而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曾刊刻第四集,收冒襄等人著作十三种;题“第四集”之意是以后将汇辑冒襄

  • 乐律明真

    不分卷,附《乐律算题》一卷。清爱新觉罗·载武撰。载武字绍舫,同治、光绪年间人,潜心物理算学,曾为会典馆校订乐律乐图,度量权衡等,著有《乐律答疑》二卷、《排列算法》四卷。作者认为古人研究乐律之学有未善之

  • 郁华阁诗集

    二卷。清盛昱(?-1899)撰。盛昱字伯熙,号意园,清宗室,为肃亲王豪格七世孙。满洲镶白旗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由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其人通经致用,精研义理,于天文、地理、兵事、农政诸门无不潜

  • 春秋经传朔闰表发覆

    四卷。清施彦士(1775-1835)撰。彦士字容之,号朴斋,崇明(今上海崇明)人。清代学者、经学家。道光辛巳(1821)举人,官万全知县。究心经学,对天文、舆地用力尤勤,著有《推春秋日食法》、《读孟质

  • 经冶堂解义

    二卷。清郭坛(生卒年不详)撰。郭坛字岱封,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乾隆乙卯优贡,考授主簿。素怀淡泊,不营仕进。郭坛为学不同世俗,举凡典章、名物、地理、氏族、律吕、文字、训诂之学,无不研究。每治一经,既

  • 远游略

    不分卷。清黄表(生卒年不详)撰。表字君开,吴县(今苏州市)人。表奔走南北,闽粤燕都无所不至,或为人幕僚,或营商业。该书记其一生之经历,兼及时事,康熙间社会情况,及当时各地告谕书疏,如吴三桂征缅之捷报、

  • 续辑咸宁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陈树楠、诸可权修,钱光奎等纂。陈树楠,字筱园,陕西郿县人,进士,官咸宁知县。诸可权,字肖菊,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贡生,继陈树楠任。光绪间,陈树楠莅任,延邑钱光奎等补修邑乘,搜求旧本,

  • 孝经六艺大道录

    一卷。曹元弼撰。曹元弼江苏吴县(今吴县)人。官至内阁中书。是书仅《述孝》一篇,推原孝出于天性,亲者天性,严亦天性。人之性既亲严其父母,顺而推之,可以无所不亲,无所不严。无所不亲之谓爱,无所不严之谓敬。

  • 分隶偶存

    二卷。清万经撰。万经(约1660-1743),字授一,号九沙,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上卷首作书法,次作分隶书法,次论分隶,次论汉唐分隶同异,最后为汉魏碑考。

  • 冷庐杂识

    八卷。清代陆以湉(1801-1865)撰。陆以湉字定圃,号敬安,桐乡(今属浙江北部)人。道光进士,官至杭州教授。此书成于1856年,共九百条,另附续编二条,总共二十七万余字,内容广泛,涉及清及前代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