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常州府志

常州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于琨修,陈玉璂纂。于琨,字景刘,清顺天府大兴(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秘书院中书舍人、湖州府同知、福建盐运司运司,康熙二十九年升常州知府。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武进人。康熙六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著有《椒峰集》、《学文堂集》、《续毗陵人品记》、《三吴总志》、《耕烟词钞》等。常州为古毗陵郡,自宋教授邹补之始为《毗陵志》,其志散失已久。今所传者,宋咸淳《毗陵志》,明朱昱复续之,然犹用古郡名,至明正德八年(1513)张恺续修,始改为《常州志》。中经改代,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知府于琨又续修而成此志。卷首为巡幸;卷一图考;卷二建置沿革;卷三星野,附以祥异;卷四山川;卷五疆域,附以形胜、城池、坊庙、乡都、河渠、横闸;卷六兵御;卷七水利;卷八户口,附田赋、徭里;卷九风俗;卷十物产;卷十一封系;卷十二公署;卷十三、四职官上、下;卷十五学校,附书院;卷十六、七选举一、二;卷十八坛迹,附祠庙、寺观;卷十九陵墓;卷二十古迹;卷二十一名宦;卷二十二至二十四人物一、二、三;卷二十五孝友,附行义;卷二十六列女;卷二十七隐逸;卷二十八流寓;卷二十九仙释;卷三十方伎;卷三十一至三十七艺文,其子目为赋、诗、诏、志、记、碑、杂著;卷三十八摭遗。志凡三十八卷。此志体制剪裁,具有法度,宋荦序称其“简而赅,详而不芜”,可称府志中佳作。有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活字本附陆彦和校《勘记》一卷。

猜你喜欢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四十卷。徐兢撰。徐兢(1091-1153)。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建州瓯宁(今福建)人。宋宣和六年(1124),以国信使提辖官,奉使高丽。在高丽月余,就其见闻著成《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归朝后呈于上

  • 字义镜新

    一卷。清王廷鼎撰。王氏生平著述,参见《说文佚字辑说》。是书旨在探求文字的古义,以许氏《说文》为据,或发掘其未竟者,或揭示其未及者。纵观全书,得失相参,有些说法纯属臆测,于古无征。是书有光绪十五年(18

  • 唐山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苏玉修,杜霭、李飞鸣纂。苏玉,字辉山,满州人,曾任唐山知县。杜霭,元氏县人,曾任唐山县教谕。李飞鸣,元城人,曾任唐山县训导。光绪六年知县苏玉集邑人以同治十年志稿为蓝本而纂辑新

  • 西国天学源流

    一卷。英国伟烈亚力(1815-1887)口译,王韬笔录。伟烈亚力生于伦敦,清道光二十七年至上海为传教师,1887年卒于英国。平生撰译甚富。韬字紫鉴,号仲弢,官于粤,旋去职游海外。同治间归自利玛窦,主讲

  • 河间县志

    十二卷。清袁元修,杨九有纂。袁元,字北海,安徽天长人,顺治进士,曾任河间县知县。杨九有,字载庵,顺天武清(今属天津)人,康熙进士,历任永年县教谕、河间县儒学教谕。康熙十一年檄修通志,时袁元任河间知县,

  • 礼笺

    三卷。清金榜(详见《周易考古》条)撰。金榜治礼宗郑玄,采集旧闻,摭拾秘笈逸文要义,著述而成。书首有大学士大兴朱珪《序》,《序》言“新安金君,枕葄六经,尤邃于《礼》,以郑氏书为言《礼》者之舌人,而病贾、

  • 钟南淮北区域志

    一卷。清陈稻孙撰。陈稻孙,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陈伯雨之子。陈伯雨已撰《运渎桥道老》、《凤麓小志》、《城东志略》。其嗣陈贻绂踵成此志,合为四志,可称南京城市小志。此志得过庭之训为多,故言皆典实有法度

  • 洱海丛谈

    一卷。同揆撰。同撰为云南大理府文珠寺僧,称轮庵道人。同揆俗姓文氏,名果,字园公。长洲人。少为诸生,善诗文、笔札,工书画。康熙二十年(1681)同揆随军至大理。康熙二十五年(1686)冬,离云南返回长洲

  • 毛诗词例举要详本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字申叔,著有《毛诗词例举要》,发表在《国故》第一卷第二期,总共举出二十四例。后来发现的《毛诗词例举要》原稿中,共举出三十一个例,与《国故》上所发表的不同,文字是《国故》所刊登的十

  • 宏艺录

    三十二卷。明邵经邦(?-1558)撰。邵经邦,字仲德,仁和(今浙江杭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以论劾张孚敬下狱谪戍。经邦以讲学自任,尝采古今论学语,编为《宏道录》。又删掇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