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卷。清翟灏撰。翟灏生平见“尔雅补郭”。《通俗编》卷首有乾隆十六年(1751年)周天度序,其书当即刊行于是年。周序谓翟灏“往来南北十许年,五方风土,靡所不涉”,为搜辑俚言俗语付出了艰辛劳动。全书搜
《绛雪园古方选注》三卷,《得宜本草》一卷。清王子接(生卒年不详)撰。《绛雪园古方选注》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书主方书。《得宜本草》又名《得意本草》、《绛雪园得宜本草》。本草类著作。王子接字晋三,清代
无卷数。清代吴鼎撰。吴鼎见《十家易象集说》条。此书是维护陆王学说并与《学部通辨》的作者王建论辨的一部著述,因陈建是东莞人,所以此书叫《东莞学案》,全书共分十三部分,条列陈建之说,一一加以诘难,如第三部
五卷。清丁泽安撰。丁泽安字勉初,贵州贵阳人。作者认为对于周易的注释不能强为,能解则解。如果不能解却要任意穿凿,就会违背易旨,对周易研究毫无益处。因此丁氏专取诸家解易有未尽或没有解释者,节取注释。其书多
二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清何桂珍(1817-1855)撰。何桂珍字丹畦。云南师宗人。道光年进士。官编修,数抗疏言军事得失。咸丰间出为徽宁池太广道。同治间谥文贞。此集前有方宗诚校刊《何文贞公遗书序》
一卷。清刘鑫耀撰。刘鑫耀,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有《尚书大传礼征》已经刊行。是书凡《易》一条、《书》二条、《诗》二条、《周礼》三条、《仪礼》一条、《春秋》一条,而以杂文之有关经义者六篇附于后。由于这本
六卷。清严骏生(生卒年不详,约为乾、道间人)撰。骏生字小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多才艺,能诗文,尤工词。所著《餐花吟馆词钞》,辑词共四百三十阙。卷首有吴锡麟、顾广圻、梅曾亮、管同等序文十八篇。海内题
一卷。清吴遐龄撰。遐龄海阳(今山东海阳县)人。吴氏撰有《切韵指归》,以韵字繁多,初学难以记诵,乃依五音编成韵语,以便读念。其法以公冈骄鸡居五字以统五声,以四声为经,三十二母为纬。其间分属各音,有音无字
一卷。清潘耒撰。潘耒,参见《游南岳记》条。潘耒游至龙阳,闻县令余若山言金牛山之胜,欣然前往。山在县南,距六十里地。金牛本古名道场,形势雄伟轩豁,为历代祖庭,但已芜废百年,僧迹几绝。当时住持鹤岩,二十七
二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大涅槃经言义》亦称《大般涅槃经玄义》。因智弘经但疏法华,未及涅槃。灌顶依师之义而作涅槃玄义与疏。此玄义作于隋大业十年(614)依天台例开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