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匡名

尔雅匡名

八卷。清严元照撰。严元照(1773-1817)字修能,又字九能,一作久能。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诸生,与汪家禧、杨凤苞以高材生见遇于阮元。后讲学于诂经精舍。熟于《尔雅》、《说文》,治学务实。《尔雅匡名》外,尚著《娱亲雅言》、《悔庵学文》、《诗抄》、《词抄》等书,均传于世。《尔雅匡名》劳经原笙士序载九能自言曰:“《尔雅》,近邵氏撰《正义》,注解精当,而于俗本之误及载籍所引文字异同,阙焉不录。因著此书以补其未迨。”黄季刚《尔雅略说》曰:考《尔雅》殊文者,莫详于是书,虽偶有阙遗(如鴳鷃异文,陈玉树谓严未及)、谬误(如谓《说文》无媞字),又往往仪毫失墙(如《释水篇》末:‘从《释地》已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十三字,乃九河下郭注,不知何时以为正文。陆佃《尔雅新义》亦据为经文,加之解释。自此邵、郝诸人纷纷订辨,绝不检覆吴元恭本。严氏此书,亦未加举正),然于大体固无害尔。”是书广泛搜罗《尔雅》一书之异文佚训,钩稽书证,旁及清儒诸说,详为辨析,颇能补《正义》所未逮,且间或纠其失误。注释以声音通训诂,多精审可信者,学者称之。于《尔雅》释义体例亦有所归纳阐发。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唐西劳氏刊本、光绪十二年(1886年)吴兴隆氏守先阁重刊本、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菁书院《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龙龛手镜

    四卷。辽释行均(生卒年不详)撰。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氏,通小学。此书是一部按部首和四声两相结合排列的字书。卷首有辽圣宗统和十五年七月一日燕台悯忠寺(即今北京法源寺)释智光(字法炬)序。智光认为有了这部书

  • 晋史乘、楚史梼杌

    晋史乘一卷、楚史梼杌一卷。未记载著书人名。书前有元大德十年(1306年)吾丘衍作序。吾丘衍(1272-1311),一作吾衍,元龙游(今属浙江)人,字子行、号贞白处士。著有《竹素山房诗集》、《续古篆韵》

  • 三关志

    不分卷。清廖希颜修,孙继鲁纂。廖希颜,字若愚,号东雩,湖南茶陵县人,嘉靖进士,先知高安县,后擢工部主事,迁升山西提学,讲学河汾书院,卒于浙江按察使,年仅三十九岁。三关,即山西北部之雁门关、宁武关、偏头

  • 鸡肋集

    ① 七十卷。宋晁补之(1053-1110)撰。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为太学正,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佐郎。章淳

  • 熊文端公年谱

    一卷。清孔继涵(1739-1783)撰。继涵字体生,号蕻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专攻《三礼》,尤精历算,校刻《微波榭丛书七种》及《算经十书》,皆称精本。著有《春秋

  • 航澥遗闻

    一卷。明末清初人任光复撰。任光复,字廷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生卒年月不详。明鲁王时任光复曾官太常寺卿,后降清,归里教授终老。《航澥遗闻》记顺治三年(1646)六月鲁王监国于台州,后死于金门,

  • 漱玉词汇抄

    一卷。清汪玢(生卒年未详)辑校。汪玢字孟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玢为女子。本书据抄汲古阁本《漱玉词》十七首,复以《阳春白雪》补一首,《乐府雅词》十六首,《梅苑》六首,《词林万选》三首,《历代诗余》一

  • 道命录

    十卷。宋李心传(详见《丙子学易编》)撰。本书记载宋理学家程颢、程颐、朱熹进退始末,备录其褒赠、贬谪、荐举、弹劾之文。本书《宋史·李心传传》作五卷,《四库提要》考十卷本乃元人程荣秀所增订,并疑书中所记朱

  • 剡源文钞

    四卷。清黄宗羲(生平详见《易学象数论》)编。此集为戴表元文选集。共四卷。清代戴表元《剡源集》传本甚少。故黄宗羲选其代表作编成此集。其中记十六篇,序三十六篇,墓志铭四篇,题后九篇。亦间有黄宗羲点评。因所

  • 冯舍人遗诗

    六卷。清冯廷櫆(1649-1700)撰。冯廷櫆,字大木,山东德州人。幼即有神童之称,读书一览则不忘。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授内阁中书,性孤僻,不入贵人之门,闲暇以书史为乐。康熙二十六年(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