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尔雅疏证

小尔雅疏证

五卷。清葛其仁撰。其仁字元肫,一字铁生,江苏嘉定人。嘉庆己卯(1819年)举人,官歙县教谕。是编葛氏自序云:“不揆梼昧,为之博采传注,旁及群籍,审其义趣,明其指归;或有未寤,姑从阙如,惧穿凿也。今世所传之本,杂胪歧出,择善而从,不拘一例。更有讹舛特甚,而见于他书所引据者,急为订正,按义类以举隅,资闻见之一得,庶几其有合与!”《小尔雅疏证》与胡氏《义证》相类,亦博采传注,旁及他书,以订正讹舛;并于故训申发疏解之。其仁深于小学,笺疏粲然,阮文达以详备精审称之。另有太仓王宝仁者,校辑《小尔雅》遗文一卷,葛氏于《小尔雅疏证》卷五并疏证之,葛氏序云:“友婿王君宝仁,研覃雅故,相与商析疑谊,反复钩稽,良多启悟。王君又复荟萃各本,考异同,拾坠遗,因并为之证,附于篇尾。”案葛氏自序作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识语云“是书成二十余年方付梓以正有道”,记于己亥九月,是其序乃付梓前所作,书成已二十余年矣。初刻本外,尚有光绪九年(1883年)《咫进斋丛书》(第二集)本及1939年《丛书集成》(初编)据咫进斋本排印本。

猜你喜欢

  • 桃冈日录

    一卷。明蒋信(1483-1559)撰。蒋信字乡实,号道林,世称正学先生,常德(今属湖南)人。嘉靖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兵部员外郎、四川佥事、贵州提学副使等职。建正学、文明书院。后以病告归,筑舍讲学,从学

  • 别本莲洋集

    二十卷。清吴雯(1644-1704)撰。吴雯,字天章,原籍奉天辽阳,后居山西蒲州。少明慧,博览群籍,康熙十八年(1679)以诸生召试“博学鸿儒科”,不遇。后游京师,父友梁熙、刘体仁、汪琬等皆称赏之,尤

  • 六书例解

    一卷。附《六书杂说》一卷,《八分书辨》一卷。清杨锡观撰。参见《六书辨通》。从冠于卷首的黄之隽《篆学三书序》得知,黄氏所撰的《篆学三书》为《秦篆韵编》、《正字启蒙短笺》和《六书例解》。此《六书例解》凡六

  • 五经赞

    一卷。清陆荣秬(生卒年不详)撰,徐堂注。陆荣秬,字锡山,亦作锡三,号香林。经学家、诗人。江苏青浦(今上海松江境内)人。监生。有文名,诗极清丽,乾隆时曾举鸿博科,不肯赴考。著有《香林诗文集》。徐堂,字左

  • 尚书解意

    六卷。李桢扆撰。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桢扆字华麓,任丘(今属河北省)人。明代学者。《尚书解意》盖为初学者而作,故对名物、义理不甚着力。只就文句推导语意,标举章、节大意,务使畅晓易明而已。

  • 易话

    二卷。清焦循撰。焦氏精研易学,最有名者为《雕菰楼易学》,凡三种。《易话》乃取此三种之外之余义而成。分为上下卷,上卷为易释举要,诠释句法,于初学者殊为俾益。下卷为推行易义,其谓易至春秋淆乱于术士之口,乃

  • 礼记音义隐

    一卷。谢氏撰,清马国翰辑。谢氏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马国翰依据《隋志》两次引用此书:一题一卷,谢氏撰;一题七卷,不著撰人名氏,认为谢氏由一卷扩充为七卷。又根据《唐志》载射慈《小戴礼记音》一卷,认为《隋志》

  • 东华录

    二百卷。东华续录,四百一十九卷。清末王先谦(1842-1917)撰。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参与国史馆编纂工作。后任江苏学政,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院长等

  • 水经注笺

    四十卷。朱谋玮撰。朱谋玮,字郁仪,封镇国中尉,明宗室后裔,著有《周易象通》、《水经注笺》等书。朱谋玮读郦道元《水经注》,认为徵引极为详博,惟以传写既久,讹误相仍,经注混淆,为世病诟,因撰成是书,以传真

  • 孟子年谱

    一卷。旧题元程复心撰,实即明人谭贞默所作,而伪题元人耳(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该书是将《孟子》七篇按年编排,分隶于孟子年谱之内。事多牵合。书中认为孟子为邹人非邹国,而是陬邑,然缺乏有力证据。该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