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万卷斋文稿

小万卷斋文稿

二十四卷。清朱存(生平籍里见《小万卷斋诗稿》条。)撰。此文稿内容,卷一、辑赋《圣驾临雍赋》等十一篇;卷二、辑释《释汭》等七篇、解《既济东邻解》等六篇;卷三、辑解《毛诗用韵脂微有通真文解》等二十六篇;卷四辑解《十五入大学解》,证《二祧非文武庙证》,辩《毛传郑笺破字不破字辩》等十篇;卷五辑辩《公田辩》等八篇;卷六、辑考《沌阳考》等二篇,校《校一统志湖北省二则》等,说《孟子庄暴章音义说》等四篇,议《许渤海先生谥议》,书《与刘孟涂论彤管书》等四篇;卷七、辑书《与湘汀论蒙山峰山书》等八篇;卷八至卷十三、辑《实事求是之斋经义序》等一百三十九篇;卷十四、辑跋《御制五箴恭跋》等十二篇,”书后《读韦斋集所录曾祖父作诗后序书后》等八篇;卷十五至十八、辑记《游紫山记》等九十一篇;卷十九、辑传《文渊阁大学士孙文靖公传》等十三篇;卷二十、辑传《赵豳亭家传》等十九篇,书事《书家西浦宰邑事》等四篇;卷二十一、辑颂《越州遗爱颂》等三篇,赞《顾亭林先生像赞》等十七篇,铭《旌表六世孝子坊铭》等十五篇;卷二十二、辑神道碑铭《淮盐运使廖公神道碑铭》、墓碑铭《赛著坑墓碑铭》等四篇,墓碣铭《太学生斋张君墓碣铭》等三篇,墓志铭《太学生秀峰朱公墓志铭》等七篇;卷二十三、辑墓志铭《族叔柳堂先生墓志铭》等十七篇,墓表《从父遵先公墓表》等二篇;卷二十四、辑行略《先大父大母行略》等三篇,行状《皇清赐进士出身历任贵州巡抚前仓场总督江苏巡抚刑部左右侍郎先兄静斋朱公行状》,哀辞《潘童子哀辞》等二篇,祭文《祭胡墨庄观察文》等三篇。此书传世者有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猜你喜欢

  • 唐石经考异补

    一卷(涵芬楼影印本)。孙毓修编次。毓修字星如,江苏无锡人。书不分卷,后有戊午二月孙氏跋。此书本是袁廷梼手写的钱大昕《唐石经考异》稿中,臧庸堂、顾千里、瞿中溶、袁廷梼诸家批校的签记。涵芬楼影印钱稿时,孙

  • 诊宗三味

    一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又名《石顽老人诊宗三味》。张氏认为人身有病,莫不见之于脉。但当时的某些脉学著作却颇多疏漏谬误之处,于是编撰此书。书成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全书共三万七千字,以

  • 子威集

    三十二卷。明刘凤(1517-1600)撰。刘凤,字子威。长洲(江苏苏州)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累河南按察使佥事。著有《续吴中先贤赞》等。据《江左脞谈》载,刘子威好为诘屈聱牙之文,吴人推服

  • 普陀山

    二十卷。清秦耀曾撰。秦耀曾,字远亭,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普陀山,元盛熙明曾考之。明侯继高乃为志。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普济、法雨两寺,请人纂辑志书。稿成法雨随即付梓。普济又请朱谨、陈歔重加增削

  • 升庵经说

    十四卷。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先祖居庐陵(今江西吉安),后居新都(今属四川),太子太师杨廷和之子,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后历经筵讲官、

  • 凤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于万培纂修。于万培,乾隆四十年知凤阳县事。凤阳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六年知县张云翔,赓于万历四十二年知县万嗣建,天启元年知县袁文新更为《凤阳新书》,迄清乾隆四十年(1775),已百数十年,

  • 仪礼郑注句读

    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清张尔岐(1612-1678)撰。张尔岐字稷若,号蒿庵、汗漫。山东济阳人。隐居教授,不求闻达。博学多识,尤精《三礼》,其学守程、朱之学。曾参加编修《山东通志》

  • 增订四书左国辑要

    四卷。清高其名、郑师成共同编辑。是书前有魏之柱序及凡例。大旨就四书中所载君、公、大夫、文人学士生平事迹,见于《左传》与《战国策》者列举成书。其中又有国别,卷一为鲁,卷二为齐,卷三为卫,卷四为晋楚诸国。

  • 剿说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卍斋璅录》)撰。“剿说”二字是因袭套用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即剿说,根据此意,李调元专著此书,命书名为《剿说》,对剿说的语言文字之书及其它杂类之书,详加考证。在自序中指出:立

  • 唐四僧诗

    六卷。不著编者。此集共六卷。所录皆为唐僧人之诗。包括《灵澈诗》一卷、《灵一集》二卷、《清塞诗》二卷、《常达诗》九卷。据《书录解题》载《灵澈诗》、《灵一集》,皆一卷,而《清塞诗》与《常达诗》皆失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