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寒村集

寒村集

① 四卷。明苏志皋(约1545前后在世)撰。苏志皋字德明,后号寒村,河北固安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副都御史。著有《寒村集》。是集凡四卷。诗二卷、杂文二卷。据汪来后序称“尚有巡抚奏议十八卷,译语、画跋、恒言各一卷。”然以上四种,已均不传。其诗文亦多应酬之作。诗清丽,文平,无特色。此集四库已作存目。② 三十四卷。清郑梁(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郑梁,字禹梅,一作字半人,号禹梅。慈溪(浙江慈溪)人,生卒年均不详。父郑溱与黄宗羲友善,故命郑梁师事黄宗羲。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官终高州知府。郑梁家藏书丰富,与范氏天一阁相媲美。郑梁擅画山水,晚年右臂麻痹,以左手画,更饶别致。尤工诗文,以《晓行诗》得名。诗近陈献章,文类归有光,极得其师黄宗羲的称赏。常以陈师道三十一岁见黄鲁直,自己也在三十一岁见黄宗羲为轶事,所以诗文都以《见黄稿》为首。是集诗分十一集,依次为《见黄稿诗删》五卷;《五丁诗稿》五卷;《安庸集》一卷;《玉堂集》一卷;《归省偶录》一卷;《还朝诗存》一卷;《玉堂后集》一卷;《宝善堂集》一卷;《白云轩集》一卷;《南行杂录》一卷;《高州诗集》二卷。文分四集,依次为《见黄稿》二卷。《五丁集》二卷;《安庸集》二卷;《寒村杂录》二卷,补一卷,又《半生亭集》一卷,《息尚编》四卷。本集为诗文合刊本,其文得之于黄宗羲者颇多,但功底较黄宗羲单薄,内涵较黄宗羲狭窄;其诗则走了旁门别径,他的作诗宗旨是“明朝诗学崔公甫,若语仙才拜定山”,因此他的诗大多是有韵的语录。《四库全书总目》谓《寒村集》三十六卷,但与实际卷数不符。有康熙年间刊行本。

猜你喜欢

  • 御书法帖

    十二卷。清圣祖赐诸臣御书,张英、韩等汇摹于康熙四十年(1702)。康熙三十九年六月,命召诸臣于畅春园拟皇太后万寿无疆之赋文,钦定出甲乙等次;随后又于次日恩赐诸臣御书各一幅;诸臣喜不自胜,恭摹入石。康熙

  • 夏小正笺疏

    四卷。清马征麟(生卒年不详)撰。马征麟,字素臣,怀宁(今安徽怀宁)人。是书前后无序跋。据书首同治七年(1868)自识,知笺为其父作,曾编入二五陈数启蒙月令篇,征麟后为之疏。主要依靠黄叔琳注本,加以孔广

  • 沧海遗珠

    四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卷首有明朝大臣杨士奇(1365-1444)序,称此书系都督沐公所选,又称其字曰景容,是黔宁王之仲子,佐兄黔国公为朝廷镇抚西南一方。据《明史》载,黔宁王沐英之子晟为黔国公,镇云南;

  • 续百川学海

    一百零四种,一百一十七卷。明吴永编辑。吴永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自宋人左圭所辑《百川学海》行世后,颇为学界推重,吴永乃搜集该书所遗佚之唐宋名贤著述,而辑为续编。丛书按天干顺序分为十集,共十二册,主要有:

  • 照世怀

    四卷。题酌元亨主人编次,前有吴山谐野道人序。酌元亨主人及谐野道人的真实名姓皆无考。根据序中内容,可知作者与丁耀亢、李渔同时,成书年代约在清初顺治至康熙年间。该书为小说集,四卷分别为四篇故事,标为四回,

  • 江苏兵事纪略

    二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字雨生,号伯雨,又称李园先生,生卒年月未详,光绪元年举人。主要著作有《金陵通纪》十六卷、《先生言行录》四卷、《可园备忘录》四卷、《可园文存》十六卷等。

  • 莱芜县乡土志

    一卷。清何联甲编。何联甲,湖北安仁县人,拔贡出身,光绪三十年(1904)任莱芜县知县。莱芜邑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知县陈甘雨,再修于康熙十一年(1673)知县钟国义,自此以后,即未有续者。

  • 南河成案

    五十四卷,首二卷。不著撰人姓氏。考书中所辑之案牍疏奏之人,为齐苏勒、范时绎、稽曾筠、蒋炳、常禄等。皆雍正、乾隆间之大臣也。故当时河道浚治之事,皆出诸人之手,其成案亦诸人商榷而定。《南河成案》清刻本。此

  • 山居新语

    四卷。元杨瑀撰。生卒年不详。杨瑀字元诚,杭州人。天历间,擢中瑞司典簿,后官至中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书后有作者自序,称此书是其归老山中以后所作,故名《山居新语》。内容比较庞杂,凡朝廷典章制度、

  • 经解

    五卷,经义杂著一卷。清黄文澍(生卒年不详)撰。文澍字雨田,一曰谷田,又曰谷亭,丰城(今江西丰城)人。除此二书外,还著有《童子问》、《敬义录》等。此书于每卷首题有“桃谷山房稿”字样,其侧下又注有“石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