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富川县志

富川县志

①十二卷,清叶承立纂修。叶承立,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任富川知县。考汉置富川县,属苍梧州,三国吴改属临贺郡,隋初属贺州,后改属始安郡,唐改复水,寻复故,明属平乐府。县志,嘉靖间县令符大宾始修,万历十一年(1583)县令周笃棐重修,三十九年(1611)张文耀县令三修。乾隆间县令叶承立四修,志成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富川县志》乾隆二十三年刻本。全志共十二卷,分舆地志、风土志、营建志、职官志、赋役志、学校志、兵防志、选举志、名宦志、人物志、艺文志、杂记志十二门。此志未及征引,因当时修志不以考据见长之缘故。② 十二卷,清顾国诰、柴照、左秉埙修,何日新、刘树贤纂。顾国诰、广东人,举人,光绪九年(1883)富川知县,十三年(1887)复任。柴照,浙江人,光绪十四年(1888)富川知县。左秉埙,广州驻防汉军人,进士,光绪十六年(1890)任富川知县。何日新,广西富川人,恩贡,试用儒学训导。刘树贤字钜川,广西临桂人,举人。富川县志,光绪二十二年(1757)叶承立续修,嗣后一百三十多年无谋及者。制度沿革、风俗变迁、人事代谢、世运盛衰茫然无据。咸丰间兵燹之灾,旧板被焚,卷宗所存亦绝无仅有。光绪九年知县顾国诰有修志之举,甫集事而迁调,事将中辍。继任柴照虑再迁延岁月,时愈远而事愈湮,而文献无征,续顾国诰之愿,乃延县绅开局纂修县志。遍加采访,略有头绪,聘刘钜川纂辑成篇。以万历间张文耀旧志为蓝本,遗者补之,新者增之,疑者阙,芜者芟。事必求详,记必务实,历两月稿成。刘钜川离去,聘周昌期详加考正。志于光绪十五年(1889)修成,十六年(1890)刊刻。《富川县志》光绪十六富江书院刻本。全志共十二卷,卷首柴照、刘树贤序、凡例、目录,志分舆地志、风士志、营建志、职官志、赋役志、学校志、兵防志、选举志、宦绩志、人物志、艺文志,共十一门。康熙十三年(1673),县令刘钦邻不附吴三桂,不屈而死,朝廷赠太仆寺少卿,谥忠节,王士祯为撰《刘江屏殉节诗》具收志中。有1967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据光绪刻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古今诗话探奇

    二卷。清蒋鸣珂辑。蒋鸣珂,字芥孙,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作者因《诗话选隽》一书采辑群言颇为尽善,惜乎集隘学者少之,而据案头所积生意展阅,录其最为奇绝者,以补《选隽》中所不逮。上卷为《诗话探奇

  • 介轩遗笔

    二卷。清史既济(生卒年仕履不详)撰。史既济字若川,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介轩遗笔》是史既济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都是随笔记录,多是涉及家世本末和江右近事,也旁及经史,也有部分内容的考证。《四库全书

  • 六书旧义

    一卷。近代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晚号六译,四川井研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曾任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教职。早年受王闿运的影响,专治今文。其学多变,好立新说,不拘古训。著作尚有

  • ■园丛书

    十一种,十八卷,附录一卷。清平步青编。平步青,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古今著作都有,尤重乡邦文献。唐孙樵《经纬集》三卷,以旧钞本为底本刻成,内容校勘都超过汲古斋本。清朱潮《宝善

  • 常州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于琨修,陈玉璂纂。于琨,字景刘,清顺天府大兴(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秘书院中书舍人、湖州府同知、福建盐运司运司,康熙二十九年升常州知府。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武进人。康熙六年进士

  • 长短经

    九卷。唐赵蕤(生卒年不详)撰。赵蕤字太宾,梓州盐亭(今四川三台县)人。博学多闻,长于经世。夫妇俱有隐操,淡于仕途,开元中玄宗下诏召见,赵蕤坚辞不赴。《长短经》成于开元四年(716),在自序中称凡六十三

  • 刘文介公集

    三十卷。明刘俨(1394-1457)撰。刘俨字宣化,号时雨,吉水(江西吉水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第一名,授修撰,累官至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著有《刘文介公集》。是集凡三十卷。策、表、讲章为

  • 兵经百言

    见《兵经》。

  • 郴江百咏

    一卷。宋阮阅(约1139年前后在世)撰。阮阅字闳休,舒城(今安徽庐江县)人。生卒年不详。宣和中,知郴州。建炎初(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著有《松菊集》,今佚不传。《郴江百咏》则其知郴州时所作。其

  • 郭子

    一卷。晋郭澄之撰。郭澄之字仲静,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东晋和南朝宋交替时代,于宋刘裕时官至相国从事中郎,封南丰侯。《郭子》为轶事小说集,记两晋上层社会人物的言语谈论、人物品评、轶闻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