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甓斋札记

宝甓斋札记

一卷。清赵坦撰。坦有《春秋异文笺》,已著录。此书未见别种刊本。观其“札记”之名,疑书中内容本不限于经部,阮元编辑经解时,摘录其说经的内容辑成此书。中间时引程瑶田、丁杰、董丰垣诸人之说,文下间有戚学标、姚再洲注语,其学问的渊源以及相切磋的朋友,由此可以推见。此书以《周礼》贾疏补证郑氏《易》义,这对经学是有用的。晋用夏正,顾炎武、阎若璩本有此说,而毛奇龄、陈伟皆反驳之。此书承顾、阎之说,似无可非议。冀州为中州,此义本来很清楚,此书据《尔雅》训“冀”为近义,冀州为近于王畿之地。可备一说。所订《小雅篇什次弟表》,亦颇清晰。惟以“州来”的合音近“陵”,恐违音理。又诗表后有一节,说皮日休《松陵集序》谓《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之作。三言的,如“振振鹭,鹭于飞”;五言的,如“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六言的,如“我姑酌彼金罍”;七言的,如“交交黄鸟止于桑”;九言的,如“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此书认为,今本《毛诗·黄鸟》三章,章十二句,是“交交黄鸟”为一句,“止于桑”为一句。《泂酌》三章,章五句,是“泂酌彼行潦”为一句,“挹彼注兹”为一句。因此怀疑皮氏所引为异读。不知皮氏所引是完全因袭挚仲洽《文章流别论》的。以为皮氏异读,则有失考之嫌。有经解本。

猜你喜欢

  • 湘烟录

    十六卷。明闵元京(生卒年不详)、凌义渠(1593-1644)同编。闵元京字子京,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凌义渠字骏甫,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太学题名碑为归安(亦同属今浙江省湖州市)

  • 白石山房稿

    十三卷。清李振裕(约1685前后在世)撰。生平见《别本白石山房稿》(辞目)。本集有诗三卷、文九卷,又附江南所作诗一卷,为李振裕督学江南时所刊。前有施世纶、汪琬序。施世纶序中只述政绩,不涉及文章;汪琬《

  • 切韵正音经纬图

    一卷。清释宗常撰。宗常,清初昆明海印寺住持。其康熙庚辰(1700年)自序云:“愚弱冠时负笈鸡山,学于石钟觉宇老人,追随杖履,执侍多年。每疑老人生长南徼,语含中韵,因请其故,遂而授愚声音之法,始悉今昔南

  • 中庸合注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乃剽窃《四书大全》而成,内中于饶鲁等人的论说有所征引。书前有吴澄的序,虽于篇末称为序,篇首却称总说,与序体不符,似拼凑而成。

  • 翰苑初编字学汇海

    见《字学汇海》

  • 谠论集

    五卷。宋陈次升撰。陈次升(1044-1119),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当时。熙宁进士。为太学生时即斥王安石《字说》为秦学。曾做安邱县知县、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劾蹇周辅经画盐法害民。

  • 正学编

    二卷。明陈琛(生卒年不详)撰。陈琛字思献,学者称紫峰先生,晋江(今属福建)人。杜门独学,从蔡清游。正德进士,任考功主事,后乞终养归。嘉靖(1522-1566)中,起用为江西提学佥事,固辞不赴。著有《紫

  • 读书蕞残

    三卷。清王钺撰。王钺(1623-1703),字仲威,号任庵,山东诸城(一作琅玡)人。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八年选广东西宁县令。晚年杜门讲学,著有《粤游日记》等。该目乃为读书题跋,前一卷皆跋

  • 天香阁诗集

    十卷。清唐之凤(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唐之凤字武曾,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之凤其诗多反映愁苦之音,拟古诸作,颇具体格,然未有变化。集后附《碎玉合编》二卷,一题唐云祯予霖著,一题唐德远

  • 交石类稿

    三卷。明吴文度(1441-1510)撰。吴文度,字宪之,晋江(今福建晋江县)人。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授龙泉县知县,历南京御史,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著有《交石类稿》。是稿收诗一卷,文二卷。其诗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