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大全

孝经大全

① 十卷。明江元祚编辑。江元祚字邦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藏书家。跟项圣谟合编有《墨君题语》。是书开首录崇祯六年正月上谕一道,有葛寅亮序及元祚自序。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集。甲集包括孝经考、宗传图考、全孝图说、传经始末、全经纲目、孝字释、全孝心法、诵经威仪。乙集包括汉孝经、唐孝经,汉孝经只有一篇无名氏的今文直解,唐孝经分齐古进石台孝经表、玄宗注石台孝经、元行冲撰孝经注疏。丙集为宋孝经,分朱申句解朱文公校定古文、董鼎注朱文公刊误、邢昺、杜镐等撰孝经正义。丁集为元孝经,分吴文正公校定今古文、吴文正公刊误、张恒撰吴文正公校定今文孝经记。戊集为明孝经,分朱鸿集解家塾孝经,孙本孝经解意、朱鸿古文直解、虞淳熙孝经迩言。己集包括沈淮叙次孝经会通、梅鼎和孝经疏抄、朱鸿汇辑四书孝语。庚集包括朱鸿汇辑五经孝语、元祚删注曾子孝实、元祚述孝经汇目。辛集为虞淳熙孝经集灵及附集。壬集包括孙本孝经释疑、朱鸿孝经质疑、虞淳熙从今文孝经说、孙本古文孝经说、孙本古孝经大旨。癸集为江元祚汇辑孝经集文,包括自晋代陶潜五孝赞至明代江旭奇进孝经疏义奏疏,凡二十三篇,其中孝经注疏及孝经正义有录无书,注明以备疏抄。另外朱鸿孝经集解及古文直解、孙本孝经解意、虞淳熙孝经迩言四书,元祚辑为孝经汇注三卷。目录之后详记古今羽翼孝经姓氏,自魏文侯到梅鼎和,共一百八十七人。是书所列诸本之外跟孝经有关的撰述,均载于羽翼孝经本人姓氏之下。除司马光指解未收外,该书搜集十分完备,多而不滥。甲集虽非尽属于孝经,但意在阐发孝旨,亦不可少。该书版本为崇祯六年刊本。② 二十八卷。孝经或问 三卷附孝经翼一卷。明吕维祺(详见《孝经本义》)撰。《孝经大全》仿《永乐大全》之例,因而亦以大全为名。卷首为孝经节略,列旧说为纲,后附案语,大都叙述孝经源流及赞论之辞。卷一至十三为经文,仍分十八章,而删开宗明义诸章名;所作笺释,融会旧注,而删取诸家说为夹注。卷十四为孔曾论孝,卷十五为曾子孝言,卷十六为曾子孝行,卷十七为曾子论赞,卷十八至卷末为表章通考,分宸翰、入告、述文、纪事、识余五门,末附孝经诗十首。《孝经或问》三卷,设为问答,以流畅的注笺释未尽之说。《孝经翼》一卷系维祺之弟吕维祮所撰,附刻于后。清人冉觐祖在《孝经详说》一书中讥讽吕维祺之学不纯,兼有程朱陆王,未免偏颇。这三本书的版本皆为光绪十五年刊本。

猜你喜欢

  • 唐写本唐韵校勘记

    二卷。近人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见“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唐写本《唐韵》残卷,自内阁大库流出后,光绪末叶为吴县蒋伯斧黼郎中购得,顺德邓秋枚实为之影印行世,是即神州国光社印本。其书前有晋府朱记。晋府藏

  • 涡阳县志

    十七卷,首一卷。黄佩兰修,玉佩箴等纂。黄佩兰,字自芳,河南叶县人,民国六年(1917)来知涡阳县事。王佩箴,字敬民,河南南阳人。涡阳县设治,始于清同治初年,割蒙、亳、宿、阜四县土壤相接者,隶于版图,并

  • 达斋丛说

    一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撰。此书主要内容是解说经义,只“汉唐改笞法”、“三门转漕”、“神臂弓”、“劈正斧”几条无关经义。在“文王受命称王改元说”中,认为文王受命改元,为古今一大疑,其实不值得怀

  • 读书札记

    一卷,清刘熙载(1813-1818)撰。熙载一生著述颇多,著《四音定切》、《持志塾言》,已著录。《读书札记》又名《古桐书屋札记》,是杂录古代圣贤经义及先儒格言,或心有所得,编辑而成。其编写的目的是为修

  • 茶山集

    八卷。宋曾几(1084-1166)撰。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县(今江西赣县)人。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提国子正,除校书郎。高宗时,历官江西、浙西提刑。忤秦桧罢职,寓居上饶茶

  • 四书或问

    三十九卷。宋朱熹撰。朱熹事见《四书章句集注》条。朱熹既作《四书章句集注》,复以诸家之说纷纭,因设为问答,明所以去取之意,以成此书。此书有《大学》二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非成

  • 正音通俗表

    一卷。清潘逢禧撰。逢禧字澹如,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潘氏于凡例中云:“是书论正音,非论音韵也。然不知音韵反切,则正音不得而明,故集中先列音韵各表,为学正音者导厥源流,亦且为论音学者探其门径。”又云:

  • 五经今文古文考

    一卷。清吴陈炎(生卒年不详)撰。吴陈炎字宝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少负诗名,毛奇龄、朱彝尊都为之倾倒。中年与王士祯、宋荦友善,宋荦曾以国士见称。后出知荏平县,不久罣吏议归。除本书外,还著有《春秋三传

  • 有竹居存稿

    三卷。清言启方(生卒年不详)撰。言启方字俣卿,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其人学府甚深,一官冷落而郁郁以终。书中有咸丰七年(1857)门人魏邦庆、王禹畴跋。言启方著作甚多,该《存稿》收古近体诗数十首,其中有

  • 徐光启行略

    一卷。比利时人柏应理(?-1692)撰。柏应理为比利时耶稣会士。1658年同南怀仁等三人一道来华。著有《孔子哲学》等书。此书是作者因在江南传教,得到徐光启孙女甘弟大的许多帮助,因此为表彰徐光启等在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