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孔丛子

孔丛子

三卷。别名《连丛》。旧题秦末儒生孔鲋撰,其生卒年不详。孔鲋字子鱼。《汉书·艺文志》作孔甲,或曰甲为鲋字。孔子八世孙。魏相子顺之子。秦并六国,召鲋为鲁国文通君少傅。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议令焚书,孔鲋怕遗典灭亡,与其弟子襄归藏书壁中。陈涉起兵于楚,聘孔鲋为博士,以目疾辞,著是书。搜集孔子以下子思、子上、子高、子顺等言行为六卷,二十一篇,明仲尼之旨。至汉孝武朝,太臧又以所著赋与书上下篇,合为一卷,附缀于后。《小尔雅》篇常为研究中国文字、训诂学者所引用。宋嘉祐中,宋咸作注。此书《汉书·艺文志》不载。三国魏王肃《圣证论》始引用。其说与王肃依托的伪《孔传》、《家语》同,故后人多疑此书为王肃或其门徒依托而作。《朱子语类》谓《孔丛子》文气软弱,不似西汉文字,盖其后人集先世遗文而成之。《隋书·经籍志》论《家语》有《孔丛》七卷。其序录释《孔丛》、《家语》并孔氏所传仲尼之旨。则其书出于唐以前。又《水经注》引《孔丛子》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诸孔氏封五十余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有铭碑三所,兽碣具存云云”。今本无此文,似非完帙。然其文与全书不类,且不似孔氏子孙语。其说不一,史无定论。其版本有浙江新刻影宋巾箱本,《汉魏丛书》三卷本。《四部丛刊》影印本。潮州郑氏龙溪精舍重刻《汉魏丛书》本,三卷。

猜你喜欢

  • 石云居士集

    十五卷。《诗》七卷。清陈名夏(1601-1654)撰。陈名夏,字百史。溧阳(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等职。后归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顺治二年(164

  • 免园草

    六卷。明曹乾学(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曹乾学,字叔骥,江苏太仓人。生卒年不详。乾学与王世贞为姻亲。又与赵宦光辈友善。此集中多游览酬赠之作。四库编者曰:“其诗不尽落娄东窠臼。然边幅窘束,则才地限之。

  • 四书考正伪

    无卷数。清吴鼎科撰。鼎科字庭宝,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是书无序例,书口题为“四书考正伪”,每篇首行或题为“四书考正伪”,或题为“四书乡党考”,共二十六条。大抵引用群说,以证经文,群说低经文一格,按

  • 分门古今类事

    二十卷。撰者不详。据本书第八卷载“先大夫龙泉梦记”一篇,记中称崇宁乙酉岁拨漕解,次年及第,未署政和七年三月宋如璋记。以此看,此书作者当为宋如璋之子。但名已不可考,唯“序”中自称“委心子”。书中内容为志

  • 释名疏证

    八卷。清江声为毕沅撰,署毕沅名。江声(1721-1799)字涛,后更字叔沄,晚年号艮庭,学者称艮庭先生。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惠栋。精《古文尚书》、《说文》之学。一生不事科举业,晚年赐六品顶戴。尚

  • 庄子

    十卷。战国时庄周(前369?-前286?)撰。庄周,后世尊称庄子,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或说安徽蒙城)人。约生于周烈王七年,卒于周赧王二十九年,与孟子同时而稍晚。据史料记载庄子年青时在蒙地做

  • 黄公度事略

    一卷。清黄遵楷撰。遵楷字幼达,广东梅县人。该书记其兄黄遵宪生平。遵宪字公度,著名诗人及驻外使节。光绪二年(1876)中顺天籍举人,曾出使日、美、英、法、德及新加坡等国,颇谙列强虚实及俄国应付之方法,时

  • 泾林集

    八卷。明周复俊(1496-1574)撰。周复俊生平详见《东吴名贤集》条。是集又名《六梅馆集》。凡八卷。诗三卷、杂文五卷。为其孙周玄暐所编。集中之诗皆有杨慎评语。据集后周玄暐跋称:“盖慎戍云南之时,与复

  • 海山仙馆藏真帖

    三十二卷。清潘仕成辑。潘仁成刻成《海山仙馆摹古帖》之后,又以所收墨迹刻成此《海山仙馆藏真帖》。初集、续集各十六卷。晋代书迹有王献之《舍同帖》、张茂先《神物出世帖》。《舍内帖》曾刻于《淳化阁贴》,所以唐

  • 洞灵真经

    见《亢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