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会试干王宝制文

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会试干王宝制文

一卷。清洪仁玕(1822-1864)撰。洪仁玕字益谦,号吉甫。广东花县人。洪秀全族弟。自幼攻读经史,而累试不第。道光二十三年(1843)为乡村教师,参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次年应聘赴清远任教,同时发展拜上帝会会员。咸丰三年(1853)转至香港,结识瑞士巴色会教士韩文山,在西洋牧师处教书,并受洗礼。咸丰八年(1858)离香港赴天京(今南京)前夕,写有《香港饯别》等诗,抒发情怀。咸丰九年(1859)至天京,封干福王,又晋升为精忠军师、干王,总理朝政。作《资政新篇》,详述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在当时有“文曲星”之称。咸丰十一年(1861)奉命赴安徽、浙江等处催兵,救援安庆。在行军途中,为晓喻军民,鼓舞士气,写了不少诗文,辑为《军次实录》。且发布《戒浮文巧言喧谕》,提出太平天国的文化主张。其《英杰归真》采用问答形式,阐明太平天国革故鼎新等主张,亦带有文采。同治三年(1864)被清兵俘虏杀害。著有《洪仁玕选集》。此书面署饮命文衡正总裁精忠军师干王宝制。会试题为:三星共照日出天,禾王作主救人善,尔们认得禾救饥,乃念日头好上天。此四句为天父上帝圣旨,载于天父圣旨书内。仁玕为此次会试文衡正总裁,盖作此以示楷模,而文亦华瞻。阐明其义颇备,文中有一股云,以字形示之,三旁加共洪也。禾下添乃秀也,王尚添人全也,隐然寓真主之圣名。显然作民极之圣主,玉食万方,岂徒然乎。试题之义,当以此为的解。按太平天国自开科取士以来,每试均汇选其较佳墨卷,旨准颁行,俾士子传诵。如建天京于金陵论、贬妖穴为罪隶论等。己末科试卷,未见传本。殆以既颁行干王宝制文,其他遂废而未印。篇末有自注云:本军师自幼习举子业,近已此调不弹。兹恭奉圣命,总典秋关,揭题后因窥见天父圣旨,至深至奥,思欲逐一发明,爰擟硃毫,一挥而就。见机心喜,为之粲然。有原刻本。

猜你喜欢

  • 圣贤群辅录

    二卷。一名《四八目》。旧本附载《陶潜集》中。唐宋以来,相沿引用,承伪踵谬。今本《陶潜集》实为北齐仆射阳休之所编。阳休之在序录中称:其集先有两本。一本六卷,编排混乱。萧统所撰八卷,又少《五孝传》及《四八

  • 尚书逸汤誓考

    六卷。清徐时栋撰。徐时栋字同叔,浙江鄞县人,道光年间举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烟屿楼经学丛书》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认为伐桀的誓词,在今《商书》第一篇,其文首尾完具,没有什么散佚。见诸他说的,是先秦时期人

  • 陆玑疏考证

    一卷。清焦循撰。焦循(1763-1820)字理堂,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县)人。清代著名学者,于经、史、历、算、训诂、音韵均有深究。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未赴礼部试。闭门读书著述,所撰甚丰,《孟子

  • 樊榭山房文集

    八卷。《诗集》十卷。《续集》十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厉鹗博学多才,生平著述颇富,尤精于诗学。著有《宋诗纪事》

  • 祛疑说

    一卷。宋储泳(生卒年不详)撰。储泳字文卿,号华谷,云间(今江苏松江)人,侨居华亭。储泳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工于吟咏,其诗集今已失传,惟诗家鼎脔《至元嘉禾志》中稍载其遗篇一二而已。又曾作《易说》,见于丁

  • 清湖文集

    十四卷。明汪应轸撰。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选庶吉士。因谏南巡被杖,出知泗州。州土瘠民懒,不知农桑,轸悉以教之,民得丰衣食。召为户科给事中,岁余上三十余疏,

  • 寄楮备谈

    一卷。清奕赓撰。此书成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记载了清宫廷的一些史事、掌故。书中首先介绍了清宣宗如何俭行重德、清高宗如何仁慈忠孝、清圣祖如何仁爱武勇等内容;其次记载了清宫廷遗闻、典故等内容;第三

  • 天问补注

    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本名甡,字初晴,后改名为奇龄,字大可,号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荐举博学鸿儒科,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任明史馆纂修官。后得疾不

  • 四书因论

    二卷。清许桂林(1778-1821)撰。许桂林字同叔,号月南,江苏海州人。著有《易确》二十卷、《毛诗后笺》八卷、《春秋左传地名考》、《穀梁释例》四卷、《四书因论》二卷等。是书分十二篇,因勉强论曲直第一

  • 说文部首歌

    一卷。清冯桂芬撰。冯氏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段注考正》。是编乃冯氏当时课孙之作,所系音注为其孙世征补加。歌取《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用上下平韵,编成七言长古一篇。各篇原分上下之目,依上下平之次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