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天山客话

天山客话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参见伊犁日记条)。洪亮吉于嘉庆五年(1800)二月十日抵达戍地,至闰四月三日特旨释还。居戍所计不到百天。此编为洪亮吉在戍所条记山川、物产、遗闻、琐事,共五十多则,也无所考证发明。前有道光四年(1824)徐松序,称此后十一年,也戍伊犁,八年后奉檄回疆,纂成《新疆识略》,自谓搜辑粗具梗概,今读《天山客话》,方知尚有数事未及收录,而洪亮吉戍居伊犁仅百日,尚能闻赅洽如。此编与《新疆识略》体例不同。此书收入《续刻北江遗书》、《洪北江全集》、《小方壶斋丛钞》卷六、《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二帙和《古今说部丛书》五集。

猜你喜欢

  • 尚志居读书记

    四卷。清杨德亨(1805-1876)撰。杨德亨字仲乾,地州(今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人。恩贡生,候选教谕。后曾国藩闻其贤,屡招致之。遂上书曾氏,谓当以整顿学术为拨乱反治之本。有《尚志居集》、《补遗》等。

  • 直隶五道成规

    五卷。工部奉救撰。清工部以直属各道一切工程需用工料按现行作法成例均有浮多,屡经驳减,并不划一。因频发是书以备查核。《直隶五道成规》乾隆刻本,共五卷。其所谓五道者,乃清河、永定、通水、天津、大名五河。书

  • 新会县志

    十三卷首一卷。清王植修,冯国祥纂。王植,字槐三,直隶深泽(今河北深泽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雍正四年(1726)任广东和平县知县。曾上条陈三事,即藏富于民、联保甲、毁淫祠以兴学等。其为官非

  • 仲景伤寒补亡论

    见《伤寒补亡论》。

  • 横浦集

    二十卷。宋张久成(1092-1159)撰。张久成,字子韶,自号横浦居士,亦称无垢居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九成少师杨时,为程门再传弟子。后从僧宗杲问道,其学乃全入禅宗。绍兴二年(1132)廷对第一,

  • 菜山堂集

    八卷。《遗稿》五卷。清章金牧(约1671前后在世)撰。章金牧,字云李,号菜山,归安(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博闻强记,工诗文,顺治时拔贡,官柏乡县知县。著有《菜山堂集》。是集凡八卷,《遗稿》五卷。

  • 莲洋诗钞

    十卷。清吴雯(1644-1704)撰。吴雯,字天章,号莲洋。薄州(今山西永济)人,原籍辽宁辽阳。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中举。游食四方,足迹遍及南北。吴雯少敏慧,博览群籍,淹通经史

  • 支谈

    三卷。明焦竑(1540-1620)撰。焦竑,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万历十七年以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万历二十三年(1595)大学士陈于陛议修国史,荐焦竑专领其事,仅成《经籍志

  • 孝经约解

    一卷。清温汝能编纂。温汝能字希禹,广东顺德人,乾隆戊申举人,官中书。温汝能认为石台正义本为最善,唐明皇所注邢疏,经旨畅然,因“撮其要而去其烦,融其义而集其说”(见《孝经约解》序),另外节采诸家,汇辑成

  • 说楛

    一名《焦氏说楛》 七卷。明焦周(生卒年不详)撰。焦周,字茂叔,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焦竑之子也。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人。此书集取诸书中新颖之语,以及其见闻所及,可资谈笑者,杂载成编,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