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易象数钩深图

大易象数钩深图

① 三卷。元张理撰。张理字仲纯,清江(今江西清江)人。生卒年不详。举茂才异等,历任泰宁教谕、勉斋书院山长,延祐中(1314-1320年),官至福建儒学提举,卒。《闽书》说张理“尝从杜本于武夷,尽得其学”,则为吴澄的再传弟子。《草庐学案》云:“后至元二十四年,贡师泰序其书传世。”考贡师泰泰定四年释褐,至正二十二年卒,其序传张理之书当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贡《序》说张理“于朱子《本义》所列九图之外,复推演为图一十有二,以明阴阳、刚柔、奇偶之象。”河图洛书之说盛于宋儒,旧谓邵雍得之李之才,李之才得之陈抟,而周敦颐、刘牧、朱熹亦各有说。元人说易多言图书,张理更续邵子、朱子之图而自为一家。此书上卷《太极图》,即周子之图。其《八卦方位图》,则本乎《说卦》。又有《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参天两地》及《大衍五十五数》诸图,《仰观俯察》、《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诸图,而皆溯源于河洛。中卷《天地数》、《万物数》二图仍即大衍策数。又有《凶会运数》、《乾坤大父母》、《复姤小父母》、《八卦生六十四卦》、《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又有《反对变与不变诸卦图》。以下则六十四卦之图,分见于中下二卷,而参伍错综,《序卦》、《杂卦》皆为之图。朱睦《授经图》载张理之书,有《周易图》三卷,《易象数钩深图》六卷,《易象图说》六卷。焦氏《国史经籍志》书目与《授经图》同,而《钩深图》则作三卷。朱彝尊《经义考》只载《易象图说》六卷。倪氏《补元志》只载《易象图说》内外篇,钱氏《补元志》又出此书三卷。白云霁《道藏目录》以此书属之刘牧,由但据标题缮录致误。《通志堂经解》本从道藏本付刊,清雍正间张文炳有校刊本,又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北京图书馆还藏有明抄本《大象象数钩深图》三卷,《周易图》三卷。② 三卷。清纳兰成德原著。张文炳重订。文炳字明德,山西绛县(山西侯马)人,顺治年间进士,官至安徽泗州知州。据其自序,此书得诸成大人《五经讲义》中,上卷共四十图,中卷五十图,下卷约四十余图,共一百三十余图,有的加以说明,有的未加说明。有的图加有张文炳按语,以申其义。其河洛等图,多取自宋刘牧,而于数之原理论述颇深。书之卷末附有来知德的《易说》。尚秉和认为此书于易数有可取之处,而于象则皆不切合。今存康熙刊本。

猜你喜欢

  • 毛诗通说

    三十卷,补遗一卷。清任兆麟(生卒年不详)撰。兆麟原名廷麟。字文田,号心斋,又号竹居,江苏震泽(今属江苏吴县)人,一说武原(今江苏东南)人。诸生,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兆麟幼承家学,博闻敦行,

  • 易图解

    一卷。清爱新觉罗·德沛(生平事迹见《周易补注》条)撰。此书刊于乾隆元年(1736)。德沛在自序中认为:以宋儒诸子之贤,于易图犹多未详之语,可知其中义理难明。因而作者掇拾补遗乃成此书。德沛于易图用力颇深

  • 左传浅说

    二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征》)撰。作者治学侧重今文经学,站在今文经学家的立场上,对《左传》及杜预注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左传》不解经,并批评杜预等人以邪说诬《春秋》。但作者也不全盘否定《左

  • 眼科大全

    见《审视瑶函》。

  • 凝斋笔语

    一卷。明王鸿儒(生卒年不详)撰。王鸿儒字懋学,南阳(今属河南)人。少工书,家贫,为本府书佐。成化二十三年(1487)第进士,累擢山西副使。武宗时迁南京户部尚书。王鸿儒清正自持,为学务穷理致用,为世人所

  • 贻砚垒诗稿

    四卷。《衍波词》二卷。《骈体文》一卷。清孙荪意(生卒年不详)撰。孙荪意,字秀芬,又字苕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贡生高第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刊本,与高颖楼《额粉盦集》合刻。

  • 梁山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朱言诗纂修。朱言诗,东湖人,曾任梁山县知县。梁山西魏置梁县,属万川郡。后周属巴东郡,隋属信州。唐初属南浦郡,后改属万州。宋改置梁山军。元升为州。明洪武七年(1374),省州入梁山,编户十

  • 万年统纪

    十二卷。不著撰者姓名。但书中所引明代诸书,皆称“皇明”二字。可见为明人所撰无疑。首纪历代帝王,不以时代为序,而以年数列先后。由初生至四万五千六百岁止为第一卷。次纪孔子诞生至七十二岁止为第二卷。以下载历

  • 武定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李熙龄修,邹恒纂。李熙龄,江西南城人,咸丰八年(1858)任武定府知府。旧志自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赫达色修后,已过百年未有续修了。且旧志因历时既久,版章残缺不全,漫漶过半,内容漏略讹误

  • 春秋左传详节

    见《春秋左传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