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明英宗皇帝御制集

大明英宗皇帝御制集

四卷。明朱祁镇(1427-1464)撰。朱祁镇为宣宗长子。公元1435-公元1449年、公元1457-公元1464年在位,建元正统、天顺。英宗出生四个月时,即立为皇太子,九岁即帝位,建元正统。时承永乐、宣德之后,有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辅政,国家尚安定,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但因年幼喜玩耍,由侍读宦官王振专权,致使政治腐败,叶宗留、邓茂七等起义于浙闽。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入侵,英宗被掳,次年还,尊为“上皇”。“夺门之变”后复位,改元天顺,诛杀抗击也先的功臣于谦,同时重用复辟功臣石亨、曹吉祥等。天顺八年崩,葬裕陵,庙号英宗。现存《大明英宗皇帝御制集》,为明内府抄本,前后无序跋。行款与兴献王所撰《恩纪诗集·含恩堂稿》相同。故知其为嘉靖中抄本,共四卷。卷一《岘山赋》、《汉水赋》各一首,古诗五十九首。诗以咏驹之作居多,大概是出塞后所作;卷二近体诗四十一首;卷三序;卷四碑、铭各一篇。全集篇幅相当于《宣宗御制集》的十分之一。

猜你喜欢

  • 皇王史订

    四卷。清李学孔撰。学孔字瞻黄,陕西渭州人。顺治中,尝官大宁卫断事。学孔因刘恕《通鉴外纪》义类未确,端绪难明,及订正其文,撰成此编,上起盘古氏,下迄周幽王。东迁之后,因《春秋》已作,故不复录。材料大抵摭

  • 东谷所见

    一卷。亦作《东谷随笔》。南宋李之彦(生卒年不详)撰。李之彦自号东谷,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其余仕履等事迹均不详。据书中《教导》一条,李之彦称“游湖海五十年,教公卿大夫之子孙屡矣,教寻常白屋之类亦多。”

  • 说文辨字正俗

    八卷。清李富孙(1764-1843)撰。富孙字芗沚,浙江嘉兴人。嘉庆六年(1801)拔贡生。著作甚丰,尚有《春秋三传异文释》、《夏小正异义》、《汉魏六朝墓铭纂例》、《校经廎文稿》等。是编乃是以《说文》

  • 丙丁龟鉴

    五卷。续录二卷。南宋柴望(生卒年不详)撰。柴望字仲山,江山(今属浙江省)人。曾官太学上舍,除中书。淳玦六年(丙午,1246)正旦日蚀,因上《丙丁龟鉴》,犯忌入狱,不久释归,景炎二年(1277)荐授迪功

  • 蛰庵文存

    二卷。清杨模(1842-1916)撰。杨模字范甫,晚号蛰庵。江苏无锡人。光绪十一年拔贡,光绪二十年举人。青年时期,漫游广东,从师陈澧。后黄体芳视学江苏,建南菁书院,以经训造士,杨模从其学,业绩最佳。学

  • 校松江本急就篇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师事罗振玉,曾任清华研究院教授。著述甚丰。有《殷墟书契考》、《流沙坠简考释》等六十二种;另外有关古代韵书、

  • 江上云林阁藏书目

    四卷。清倪模辑。倪模(1750-1825),字预抡、遇春、遇村,号遇存,又号韭瓶,江西望江人,目录学家。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凤阳府教授。好藏书,搜集典籍,每遇旧本异书,必以重价购买,家藏七万余

  • 龙川略志

    十卷。别志,八卷。宋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此书为苏辙追忆往昔之著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辙元符二年夏居循门,杜门闭目,追忆平昔,使其子远书之于纸,凡四十事,其秋复记四十七事。龙川,循州地名。

  • 双江文集

    十四卷。明聂豹(1487-1563)撰。聂豹,字文蔚,号双江,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其生评事迹详见《困辨录》。此集乃其侄礼部郎中聂静所编,第一卷至第十一卷皆文,第十二卷为诗,第十三卷为寿文、杂著。据

  • 论孟考典

    不分卷。清方楘如(详见《集虚斋四书口义》)编纂。方楘如的《四书口义》重在说理,是书则重在数典。征引虽博而无案断。书虽不相涉,而义可相发。如“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引《国语》:“单穆公曰:‘民失其资,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