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戴礼注补

大戴礼注补

十三卷。清汪照(生卒年不详)撰。汪照,初名景龙,字纚青,一字少山,江苏嘉定县(今上海嘉定)人。贡生,负诗名,精考证,工八分书;尝佐王昶分纂《金石萃编》;游陕西,历主华原横渠书院;著有《三家诗义证》、《宋诗选略》、《陶春馆吟稿》及是书。书首有王昶序,略言:“《大戴礼》,宋时列于十四经,先哲谓其探索阴阳,穷析物理,推本性情,严礼乐之辨,究度数之详,固已度越诸子百家,与《小戴记》并行,宜也。河间献王所献共百三十一篇,刘向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又后氏戴氏古经七十篇,今自《小戴记》四十九篇及《大戴记》三十九篇,去重复外,实八十四篇,遗佚已逾其半,可勿郑重爱惜疏通而证明之欤?《大戴记》之注,惟卢辩一家,而简略无以发其博大精深,且传写日久,讹舛滋甚。予友卢学士文弨、戴太史震,曾厘正其文字,而注释未及为,汪君纚青作解诂,纠集同异,采撷前说,一字之误,必折衷于至当,盖颛力者三十余年。后世有复十四经之旧者,大戴之书将立学官,则君之解诂,当与孔贾并行”云云。是书首列目录。卷一之《王言》,据篇内及《孔子家语》仍作《王言》,不从程、朱、沈本作《主言》,与王聘珍《大戴礼解诂》异;《盛德》用武英殿校本,合《明堂》为一篇;《千乘》、《四代》、《虞戴德》、《诰志》《文王官人》诸篇,次第均有改订,故无两七十三;《公冠》,各本均作《公符》,此订为《公冠》,孔氏《补注》,王氏《解诂》均与此同;《夏小正》篇则勘分经传,尤见苦心,若《王言》篇“百步而堵”,则信戴氏校本,堵为亩字之讹,此类甚多。是书以校本为主,王氏《解诂》则主要用旧本原文,且不满于校改文字;是书则引类书以正原文,孔氏《补注》与之相似。是书末有附录,载卢文弨、惠栋、戴震所论校者,以戴氏为多;又载戴氏与卢文劭书,以为他们未核出的误字自《保傅》注至《子张问入官》注,仍有十条之多。其后又载逸礼语及诸书所引与今本不同者,其中以《仪礼·丧服传》为最多,《文选》《太平御览》《曲礼》疏等亦不少;惟《渊鉴类函》《诸礼通考》皆清人著作,所引《戴记》必本古书,似应举所从出。总之,是书于《大戴记》可谓殚心竭力,实为治礼经者所宜注重也。是书版本有《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四书释文

    不分卷。是书首有王赓言序,称出何义门焯手订,而复以己意为之增补。其书依《朱子章句集注》只于一章的主脑、一节的关键、一句的虚实轻重以及每句的层次,一一以符号标记。自以为授成童者读之,可尽将诸讲义置之高阁

  • 缀遗斋彝器考释

    三十卷。清方浚益撰。方浚益(?-1899),字子听,又号伯裕,安徽定远人。官金山知县。工古文辞。试有司辄不利。署南汇、奉贤县事。曾随公使黎庶昌出使日本,后入两广总督张之洞幕府,皆深相引重。方氏以研治殷

  • 诸经略说

    一卷。清周世樟(详见《五经类编》)辑。每经为一篇,计《易经》、《书经》、《诗经》各一篇,《春秋》经文合《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为一篇,《礼记》、《周礼》各一篇,共六篇。《仪礼》、《孝经》、《

  • 补拙山房诗钞

    十卷。清张定鋆(约1789-?)撰。张定鋆字竹淦,江苏常熟人。他素以隐士居,曾与咸丰状元翁同和做“父子游”。著述等身,著名者有《四书训解参证》、《三余杂志》等。年逾古稀,亲手删定了《补拙山房诗抄》,收

  • 四传权衡

    不分卷。明来集之(详见《读易隅通》)撰。该书与《春秋志在》同为作者所撰《倘湖樵书》中的一种。编首有他的自序,说先已作《春秋志在》,大体上阐述了自己的主要观点。现又取《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

  • 澄怀园全集

    三十七卷。清张廷玉(1672-1755)撰。张廷玉,字衡臣(一作蘅臣),一字砚斋,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雍正间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卒谥文和。本集为张廷玉所自编,计文存十五

  • 红薇翠竹词

    一卷。《仲轩词》一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都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应礼部试不第,即奉母家居,仕进之心日淡,从此潜心学术,筑雕

  • 浙鹾纪事

    一卷附录奏疏一卷。明叶永盛撰。叶永盛,安徽泾县人。任浙江巡盐御史。是书记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忠义右卫百户高时夏,奏浙、福余盐变价,可得银三十万,命浙江督税内官刘成、福建督理矿税内官高宷、督率原

  • 清代进书表录存目

    一卷。清钱恂撰。钱恂(约1853-1923年),生平不详。曾编《天一阁书目》若干卷、《壬子文渊阁所存书目》五卷补目一卷等。该目集有清一代各类进书表一百余篇,按进书年序编排为目,颇有考证史事价值。如《进

  • 克斋词

    一卷。宋沈端节撰。端节字约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寓居溧阳(今属江苏)。淳熙三年,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仕至朝散大夫,江东提刑。能词,吐属清约,颇具风致;措词用语,含情带意。冯煦于《蒿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