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瑶田于乐独有研究,且精于算学,所著有《乐器三事能言》、《声律小声》、《琴音记》等。其所著《琴音记》由算以得数,由数以得音。琴长三尺六寸,自中分而递分之,至于三十六,乃次第其所分者,而命琴之度。度不纪其数者,可布而算知之。音之长短、轻重,悉于此定。明于度数,乃声律学中之专门艺术。今存程氏家刻本。
一卷。清程瑶田撰。瑶田于乐独有研究,且精于算学,所著有《乐器三事能言》、《声律小声》、《琴音记》等。其所著《琴音记》由算以得数,由数以得音。琴长三尺六寸,自中分而递分之,至于三十六,乃次第其所分者,而命琴之度。度不纪其数者,可布而算知之。音之长短、轻重,悉于此定。明于度数,乃声律学中之专门艺术。今存程氏家刻本。
十二卷。明熊过(详见《周易象指决录》)撰。此书辨驳《公羊》、《穀梁》及胡安国《春秋传》之失,尤其攻击《左传》一书。如隐公八年“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熊氏认为是“郑庄公欲离宋党,故以赂饵
一卷。明刘髦(1373-1445)撰。髦字孟恂,号石潭,江西永新人。永乐六年(1408)举人。不仕,教授乡里,弟子甚众,人称“石潭先生”。刘氏认为程颐学术之全体大用具备于《易传》。朱熹曾想将其要处别写
三卷。南朝宋刘义庆(403-444)撰,字不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历任秘书监、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职,位终南充州刺史。义庆虽权势显赫,但《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
一卷。清金荣编。金荣字林始,江苏吴县人。此谱系就惠栋《渔洋山人自撰年谱》注补本改编而成,采用谱表式,前有世系,表分纪年、时事、出处、诗文著述四项,但其内容不出原谱,又将士祯自撰正文与惠氏所作补注混而为
一卷。明郑汝璧撰。郑汝璧,缙云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是书专记明代帝后即位、册立年月,及生辰、寿数、谥号、山陵之类,而不载其事迹,故云“纪略”。此书上起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四代,
十卷。清朱士彦(生卒不详)撰。朱士彦字休承,号永斋。江苏宝应人,约在乾隆道光年间在世。嘉庆进士,以翰林充国史馆纂修。著成《河渠》一书,故于河淮最熟,曾上疏进河防五策。道光时累官吏部尚书。卒谥文定。是书
十二卷(残)。题“墨憨斋主人新编”,“亦卧庐生评,天许闲人校”。墨憨斋主人为冯梦龙别号,而此书编撰者非冯梦龙,系别人伪托而自重,其真实姓名不知。成书年代在冯梦龙之后不远,明末清初之时。该书为白话短篇小
二卷。清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褚峻,牛运震,详见《金石经眼录》条。褚峻初刻《金石经眼录》(即此书上卷)时,未载后汉永和二年(137)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后与牛运震重编补入。因此碑发现较晚,又远在玉门关
二卷。东晋祖台之撰。生卒年不详。祖台之字元辰,范阳(今属河北涿县)人。东晋孝武帝太元时,为尚书左丞,官至侍中、光禄大夫。南齐科学家祖冲之的曾祖父。此书的内容较广泛,所述怪异故事,常常附会一些历史人物,
一卷。清潘任(详见《郑注孝经考证》)撰。该书所记至五孝章而止,未竟全书。所援据古义,非常详尽完备。主要观点有:(1)断定孝经为孔子作;(2)断定郑氏解确为康成(即郑玄)作;(3)认为孝经古有章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