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声学

声学

八卷。英国田大里(1821-1884)撰,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徐建寅笔述。田大里,英国物理学家,以精研热学著名于世,著有《光学》、《声学》等物理学专著。《声学》译著完成于1875年。全书共八卷,卷一总论发声传声;卷二论声音形成的原理;卷三三论弦音性质;卷四论钟磬之音特性;卷五论管音;卷六论摩荡生音之机理;卷七论交音浪与较音;卷八论音律相和。在每卷之后附有提纲,便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本卷内容和检阅。译笔十分流畅、生动,易于国人理解。《声学》是西方专论声学专著中第一本传入中国的,其对于中国物理学界了解和掌握西方声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声学》不足之处是内容较为陈旧,近数十年在声学方面的发明未能收入其中,但书中对声学过去的发展有概略的介绍。有江南制造局本。

猜你喜欢

  • 丧服难问

    一卷。宋崔凯撰,清马国翰辑。凯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在宋员外散骑庾蔚之张耀下载此书六卷,那么,其人应当在庾之后。《通典》引用时有时写作宋凯,马国翰认为应当是宋崔凯,偶脱崔字,因此判定其为刘

  • 艺林山房四种

    四十二卷。此书不著编者姓名。题为“艺林山房梓”。《别雅》下又题曰:“小蓬莱山馆重刊”。是书汇辑《广雅》、《别雅》、《比雅》及题作包括《字林》、《经策萃华》的《彬雅》四书。北魏张揖的《广雅》是继《尔雅》

  • 南宋名臣言行录

    十六卷。明尹直撰。尹直生平事迹见《名相赞》条。《南宋名臣言行录》一书本是为接续南宋学者朱熹的《名臣言行录》而作,录陈俊卿以下123人事迹。书前有弘治十六年(1503)自序。但该书和朱熹《名臣言行录》例

  • 汲古阁说文订

    一卷。清段玉裁撰。参见《说文解字注》。明末常熟毛晋汲古阁所刊《说文解字》“大徐本”,有初印本和五次剜改本。剜改完全依照《说文系传》即“小徐本”,而所取者未必是,所改者未必非。因而段氏便对汲古阁所刊“大

  • 尔雅注疏本正误

    五卷。清张宗泰撰。张宗泰(1750-1832)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贡,历官天长、合肥二县教谕。著《周官礼经注正误》一卷、《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二卷、《

  • 毛诗古音谐读

    五卷。清杨恭桓撰。恭桓字穆吾,广东梅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作者以为诗三百篇除《周颂》外多字顺音谐,无句不韵,而今人却多不辨误读,故而在谐韵之处一一标明。另又指出大量的同音假借之本字。韵部相近而易误读之字

  • 日知堂文集

    六卷。清郑端(约1674前后在世)撰。郑端字司直。枣强(今河北枣强县)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累官偏沆巡抚。此集为郑端文集。共六卷。奏疏二卷,文告一卷,记序、书启、传志三卷。集中

  • 丁中丞行略

    一卷。清丁惠衡编辑。该书记其父丁日昌生平事实。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人,以禀贡生选授琼州府学训导,官至江苏巡抚。日昌负干济才,尤热心于洋务。在广州初设炮局,在上海督办制造,以巧智与洋人周旋。其在江苏政迹

  • 离骚注

    ① 一卷。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新城人。卷首有屈原像,隶书题“三闾大夫”四字,右署“大德九年(1305)八月二十五日吴兴赵孟頫画”,左书“止园摹写”。《离骚》题下有题解一段,

  • 董方立文甲集

    《乙集》各二卷。清董佑诚(1791-1823)著。董佑诚初名曾臣字方立,江苏阳湖人。嘉庆举人,少喜文章,后肆力于律历数理舆地名物之学,著述颇多。有《椭圆求周术》、《三经术衍补》、《兰石词》和《董方志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