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明魏奇修,梁善纂。梁善,江西临川县人,成化七年(1471)举人,官公安县教谕。公安县志,创修于明永乐十年(1412)知县鲍纶,重修于正统元年(1436)教谕房龄。其书不传。成化间,梁善奉提学副使
六卷。徐学谟(1522-1593)撰。徐学谟字叔明,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明代文学家、经学家、史学家。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徐氏平生著述,除自此外,还有《世庙识余录》、《万历湖广总志》、《春明稿》、
三卷。明黄衷(1474-1553)撰。黄衷、字子和,南海(今广东广州市)人,别号病叟。弘治丙辰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出为湖州知府,历福建转运使、广西参政、云南布政使,皆有政绩,累官兵部右侍郎。晚年致仕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陈继儒在自跋中说:“吾尝读古人书,往往承袭纰谬,至有近在目前,可以意解者,乃不能互相扬榷,殊足邪揄。偶与儿辈洗鴂而谈之,随谈随录,藏于枕中”,故名之曰《枕谈》
一卷。清希浚撰。生卒年未详。希浚姓爱新觉罗氏,字哲川,号彖庵,满洲正红旗礼烈亲王后裔,礼恭亲王之孙。希浚以应封宗室,得应嘉庆十二年(1807)乡试中式。少多病,与其兄皆早卒。此集有鲍桂星序,桂星乃希浚
一卷。清朱琦(1803-1861)撰。朱琦,字濂甫,广西临桂县(今广西桂林)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改庶吉士,由翰林院编修补福建道御史,与陈庆镛、苏廷魁有三御史之称。太平天国起义,朱琦回籍办团
四卷。清朝张尔岐撰。张尔岐(1612-1677)字稷若,山东济阳人。明诸生。严格恪守朱子之学,因此作此书以发明《本义》之旨。其中第四卷分为两部分,所以也作五卷。李焕章作《尔岐传》说是八卷;不对。《四库
二卷。《浣亭归来吟》一卷。附《山姜花垭长短句》一卷。清林尧华(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尧华字开伯,莆田(今福建厦门)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任榆次县知县,罢归。林尧华善诗,著有
一卷。三国魏刘廙(180-221)撰。清马国翰辑。刘廙,字恭嗣,南阳安众(今河南镇平县东南)人,事曹操为丞相掾属。汉文帝即位,官侍中,封关内侯,著书数十篇。清马国翰所辑《刘氏政论》一卷,实为一篇。《续
十卷。明黄佐(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佐学以程、朱为宗,惟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学者称“泰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