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通叙次

四书通叙次

一卷。通疑似 一卷。清胡垣撰。垣字紫庭,江苏浦口(今江苏浦口)人。垣潜心四书,尝拟著《四书十六通》。曰通解字、通校勘、通体例、通节目、通旨趣、通汉宋、通别解、通算理、通文法。先刊成通叙次,通疑似二种。叙次者,明四书篇章,相接相应,以为《论语》、《孟子》记言先后之序,未必有意为之,也未必无意为之,第就每篇每章相接处,均有义理,且每篇首尾,也复相应,其不及《大学》、《中庸》,以前贤已详。通疑似者,取四书语义相矛盾者,明其相反相成之理,设为问答,仍以四书之理,释四书之疑。中分六类,依次为家庭类、朝廷类、师友类、心性类、学行类、出处类。其中虽不免有穿凿附会,要可为治四书者备一格,首有胡垣门人葛增祥叙。该书有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

猜你喜欢

  • 棋诀

    一卷。宋刘仲甫撰。刘仲甫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为围棋国手。此书共四章,一为布置,二为侵凌,三为用战,四为取舍。后附“论棋杂说”,即晏天章《玄玄棋经》之末篇,刘仲甫加注。刘仲甫围棋之精

  • 香草校诗

    八卷。清于鬯撰。于鬯有《校周易》已著录。是编从胡承珙《毛诗后笺》之说认为诗序可分为作诗与序诗两类。作诗即专就一事一物比兴成文,所要表述的意志情趣尽在篇句之中。序诗则撮举众诗美刺之意,一诗所歌咏者往往又

  • 残本新续古名家杂剧

    八卷。明陈与郊(约1589年前后在世)编。撰有杂剧《昭君出塞》、《樱桃梦》。《新续古名家杂剧》在杨守敬《丛书举要》、顾氏《汇刻书目》中,均刊载其目,分宫商角徵羽五集,每集四卷,共二十卷。王国维《曲录》

  • 嵩崖尊生全书

    见《嵩崖尊生书》。

  • 六经图

    ①六卷。宋杨甲(生卒年不详)撰,宋毛邦翰补。杨甲字鼎卿(一说为嗣清),遂宁(今属四川省)人,乾道二年进士,有诗文传世。邦翰字号及生卒年月均不详,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乾道初官抚州

  • 虞书命羲和章解

    一卷。清曾钊撰。曾钊字敬修,一字冕士,广东南海人,道光五年拔贡生,官至钦州学正。本书大旨是:认为“羲和”一章是历学之祖,其中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就是后世的恒星七政,各有一天之说所本;其中所说的测中心以

  • 孟子文说

    七卷。清康浚撰。是书首有黄靖本、岳震川序。又有康浚自序以及杂论、凡例。自序说:“说书不说道理,直说圣贤意之所之……得其意,则道理不说自在。”杂论中说,《孟子》七篇中,前数篇率论为政治国王天下以及出处大

  • 格斋四六

    一卷。宋王子俊(生卒年不详)撰。王子俊,字材臣,吉水(今江西吉安县)人。其生平履历仅知安丙帅蜀时,曾召为制置使属官,其余皆不详。著有《史论》、《师友绪言》、《三松类稿》诸书,皆不传。此书原本题为《格斋

  • 说文解字略例

    一卷。清高学瀛(生卒年不详)撰。学瀛广东番禺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是书系专释《说文》体例之作。所举大例有八:一曰建首,二曰本义,三曰辨形,四曰采音,五曰引经,六曰别说,七曰互见,八曰通训。每一

  • 读易日钞

    六卷。清张烈(1622-1685)撰。张烈字武承,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内阁中书。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改为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历任左春坊左赞善。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