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辨误

四书辨误

一卷。辨异 一卷。清李锡书(详见《四书臆说》)撰。是书系其门下士从《四书大成直讲》中录其关于误者五十条,关于辨异者五十条,汇为一集。书中所辨,率属性理,不涉考据,如辨“性”字,谓理在令中曰性。所辨诸说均允惬。辨误以求其是,辨异以察其微,分观各有所主,合证可识其全。卷首有门人曾瑞和序。该书有道光六年(1826)刊本。

猜你喜欢

  • 四书讲义参真

    十九卷。清党瀛编辑。党瀛,字海峰,陕西武功(今陕西武功)人。是书首有钱宝琛、凌泰封、张祖基三序,《论语》十卷、《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七卷。大旨遵《朱子章句集注》,集诸儒异同,间或也自抒所

  • 达可斋文初集

    八卷。附《证学》十卷。清傅守谦撰。生卒年不详,清末民初间人。傅守谦字济川,一字尹吾,斋名曰“达可”,遂以为号,又称达可先生。汉阳(今湖北汉阳)人。《达可斋文初集》按内容分七类:论辨类、序跋类、考证类、

  • 赏雨茅屋外集

    二卷。清曾燠(1760-1831)撰。曾燠,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两淮监运使。曾燠工诗文,诗精转华妙,文仿六朝初唐。著有《赏雨茅屋诗集》、《赏雨茅屋外集》,即《骈体文》、《国朝

  • 方言转注录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生平见“比雅”。是书分《方言》本书转注、《方言》与各书转注两部分。前者从《方言》中选取声韵相通的字,逐字附录《说文》原文,不予考释,亦不说明声韵通转关系。后者从《说文》、《释名

  • 空华集

    二卷。《饮河集》二卷。《止啼集》一卷石头庵集五卷。明释如愚撰。如愚,字蕴璞,湖北江夏(今武汉)人。生卒年不详。出家后云游四方,寻居金陵碧峰寺,从诗僧洪恩学。周汝登、曹学佺、袁宗道兄弟皆与之游。是集凡四

  • 澹余轩集

    八卷。清孙光祀(约1670前后在世)撰。孙光祀,字怍庭,号溯玉,历城(山东济南)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著有《澹余轩集》。是集为孙光祀诗文别集。凡八卷,其中文七卷,诗

  • 别本茶经

    三卷。明汤显祖(详见《五侯鲭》)撰。旧本题为玉茗堂主人阅。玉茗堂主人是汤氏的别号。《别本茶经》取陆羽《茶经》为一卷,后附水辨、后集各一卷。是书主要论述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煎茶之水、以及记叙、歌咏有关

  • 楼居杂著

    一卷。《野航诗稿》一卷。《野航文稿》一卷,《附录》一卷。明朱存理(1444-1513)撰,朱存理,字性甫,号野航,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布衣终身,性好藏书,手自抄录,精致不苟。著有《旌孝录》。据文徵明

  • 大宁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高维岳纂修,魏远猷纂。高维岳,字燮堂,关中人,曾任大宁县知县。县志始于乾隆十一年(1746),为县令大定举人阎源清所修。其书规模粗具,遗事鲜详,其后至光绪年间又百余年莫能继轨,而旧编又已

  • 冬余经说

    十二卷。清邵向荣(生卒年不详)撰。向荣字东葵,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镇海县教谕。此书杂释诸经,包括《易》、《书》、《诗》、《春秋》、《周礼》、《礼记》、《论语》、《孟子》。主要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