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卷。谯周(201-270)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属四川阆中西南)人,经学家谯之子,三国时蜀汉经学家。据《三国志·蜀志》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
六卷。清张鉴(1768-1850)撰。张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字春冶,号秋水,嘉庆副榜,官武义县教谕,家贫,靠卖画自给,著述甚丰。眉山诗案即宋代所谓乌台诗案。宋元丰三年(1080)御史何正臣等劾奏
八卷。明王畿撰。王畿生平详见《龙溪全集》(辞目)。此编虽名称语录,实际上是王畿的文集。共八卷。前有李贽序,称“龙溪集钞”,盖又经李贽所品定。应为王、李二人合以成此书。王畿受业于王守仁之门,虽从守仁良知
一卷。周李氏撰,清马国翰辑。李氏佚名,《汉书·艺文志》儒家《李氏春秋》二篇,叙次于公孙固羊子之间,据此,马国翰认为李氏为战国时人。其书《隋书·泾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著录,佚已久矣。惟《吕氏春秋
四卷。明周东(?-1510)撰。周东,字伯震,号雨村,阜城(今河北阜城县)人,生年不详。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官大理寺少卿。以伉直忤刘瑾,使勘事陕西,遇乱死。著有《雨村集》。是集凡四卷。包括
一卷。清袁钧辑,袁尧年校补。袁钧认为,《尚书五行传》一卷,过去列于《尚书大传》之中,称作《洪范五行传》,可是《大传》之中自有《洪范传》,所以,此《尚书五行传》应当另是一书。袁钧还认为,此书为汉以前人所
一卷。宋龚颐正撰。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敦颐,因避讳改。处州遂昌(今浙江遂昌县)人。光宗时为国史院检讨官。另著《芥隐笔记》一卷。是书为《释常谈》之续篇,辑录范围颇广泛,遍及经史子集、诗词及笔记小说等。文字
九卷。清代居士、学者彭际清,一名彭绍升撰。彭际清生平事迹详见《居士传》辞条。际清乃是“素服儒风,兼修净行”的学者。约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以前,他的侄儿希涑初发愿成际清想编成有关吴修持净土者事迹一
十二卷。清梅膺祚、虞德升合撰。梅膺祚撰《字汇》,著称于世,生平见“字汇”。虞德升字闻子,尚撰《谐声品字笺》。是编取《字汇》之字,分别以同音字注其字音。依十二支之序分十二卷。编次以笔画多寡为序。其字分见
一百一十二卷。清张廷玉(详见《骈字类编》)等奉敕编撰。康熙五十五年,清圣祖康熙皇帝因《佩文韵府》收字词有遗,复命翰林院检讨张廷玉等“搜奇抉秘”,补其缺漏。康熙五十九年,续辑而成《韵府拾遗》。编排体例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