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经注节钞

周礼经注节钞

七卷。清许珩撰。许珩另有《周礼注疏献疑》,已著录。书首有严荣序,介绍此书大概,言“五官中自《丧祝》略为删节,《考工记》一篇则全录之。注以两郑为主,参用贾疏及后儒之说,而间附以己见,为《周礼经注节钞》六卷,《序官》都为一卷”。序之后为凡例十二条。卷一为《序官》,卷二为《天官冢宰》,卷三为《地官司徒》,卷四至卷七依次为《春官》、《夏官》、《秋官》、《考工记》各一卷。是书对经注中众说纷纭之处及可疑之点,大多指出并加以讨论。许氏对《周礼》研究甚深,故书中明见颇多,如《序官》中辨府史胥徒之有无,及人数之参差、名称之有异者,颇有所见;《春官·世妇》中说“自世妇至外宗,皆妇官之与于祭”,否定贾公彦疏卿士大夫是奄之说,与雷同盲从者不同;《大宰》八则之“赋贡”及“九赋”,不取郑玄“口率出泉”之说,等等。又是书注重音释,便于初学者。有嘉庆辛未(1811)刊本。

猜你喜欢

  • 雪堂砖录四种

    四卷。清末民国罗振玉撰录。四种为《砖志征存》一卷、《楚州城砖录》一卷、《地券征存》一卷、《恒农砖录》一卷,均为辑录砖文之著作。《砖志征存》为罗振玉所辑,其自序云:“古无志墓之文,葬时烧砖造圹,放砖上,

  • 签易

    一卷。明卢翰(详见《易经中说》)撰。是书以六十四卦加太极、两仪、四象、进退、离合、大小、远近等推衍为七十九数。改以竹签代蓍策,每签有辞,又各附以赞释,与方技者流以钱代蓍相类。前有张鹤鸣所撰卢翰小传及卢

  • 谚说

    一卷。清毛先舒撰。毛先舒(1620-1688)字稚黄,后改名骙,字驰黄,钱塘(今浙江余杭县)人。明诸生,入清不仕。先后从陈子龙、刘宗周学。喜音韵之学,工诗文,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

  • 古文原始

    一卷。清曹金籀(生平不详)撰。是书专取古文象形字(间用小篆)三百八十四字,每字载出自某书某器,分为天地、人、鸟兽鱼虫草木、宫室衣服舟车器用四大类依次排列,以“一”始而以“癸”终。《凡例》谓:“古人字少

  • 汪刻隶续

    二十一卷。宋洪适撰。清汪日秀校刊。参见《汪刻隶释》。是本刊于汪氏校刊《隶释》之次年,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当时汪氏跋于卷末,谓是本乃据金风亭长藏抄之本校以近刻而成。所谓近刻,系朱彝尊据范氏天一阁

  • 讲学

    二卷。清代陈祖铭编。此书是作者根据其老师李培的讲学语录编定整理而成。李培号此庵,嘉兴(今属浙江)人,其学说以反对陆王学派为主。此书上卷共有“溯源委”、“同人我”、“端学术”、“定志趣”、“认本体”、“

  • 中华边防舆地丛书

    见《皇朝藩属舆地丛书》。

  • 西竺辑录

    四卷。清钟方撰。钟方,著有《驻藏程栈》,已著录。此录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任驻藏帮办大臣时所辑。《西竺辑录》清稿本。全书分卷:卷一卫藏碑文,卷二西藏赋,卷三西招图略,卷四西藏贡品。碑文即抄录藏地

  • 慎独轩文集

    八卷。清刘青霞(约公元1711年前后在世)撰。刘青霞字啸林,襄城(今河南省许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中诸生。青霞酷爱司马迁、班固书,未尝释手,为文章,力摹司马迁。晚得关中李颙书,益潜心理学,工诗。本

  • 周易句读

    四卷。清周世金撰。世金有《易解拾遗》,已著录,生平事迹可详参。此书其例于每一句读各旁注句字读字,系辞以下则仅以黑白圈分章段。此书于蒙学多所俾益。卷首有欧阳厚均序,称此书嘉庆二十四年(1819)前尚无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