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注疏删翼

周礼注疏删翼

三十卷。明王志长撰。王志长(生卒年不详),字平仲。明代“三才子”之一,王志坚(1576-1633)之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万历中举人。事迹见于《明史·文苑传》其兄志坚传中,称其亦深于经学,尤精“三礼”。除著有《周礼注疏删翼》外,还有《仪礼注疏删翼》。《周礼注疏删翼》于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多刊削其繁文,故称之为删,又多引诸家之说发明其义,故称之为翼。《周礼》之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为研究《周礼》之集大成,宋代名儒程、朱,虽盛称《周礼》,而皆无笺注之专书。王安石、王昭禹始推于文句之间,王与之始脱略旧文,多辑新说,叶时,郑伯谦则另立标题,借经抒义,考据之学,渐为论辨之学。朱申以后,苟趋简易,《叙官》以无用而删之,经遂有目无纲。经俞庭椿至明,诸家之说与《周礼》原意更远。王志长《周礼注疏删翼》力遏横流,恪遵古本,以郑注、贾疏为基础,对其进行重新整理,并引诸家所长阐发新义,为《周礼》之清理和研究做出一定贡献。版本有:明崇祯间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隆庆四年(1570)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初函三堂印本;嘉庆十年(1805)卒墨斋刻本。

猜你喜欢

  • 圣学心传

    无卷数。清薛凤祚编。凤祚字仪甫,益都(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曾师事定兴鹿善继、容城孙奇逢,于是汇集鹿氏《四书说约》、孙氏《四书近指》为一书。书前有编者自序,谓此书出当与孔曾、思、孟四家书共

  • 御制评鉴阐要

    十二卷 此书为清高宗弘历御批《资治通鉴》,凡七百九十八条,由大学士刘统勋等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7年)编次而成。弘历所批,大抵撰者占十分之三,改佥者占十分之七。《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此书时以为:“论世

  • 杜律启蒙

    十二卷。唐杜甫撰,清边连宝(约1729年前后在世)集注。边连宝字肇畛(一作赵珍),号随园。河北任丘人。本书为杜诗注解,共十二卷。卷一至卷九为五言绝句,卷十至卷十二为七言绝句。本书对所选杜诗都逐一作了注

  • 群书会元截江纲

    三十五卷。不著撰人的姓名。首题太学增修。中有淳祐、端平年号。大概为理宗时程试策论之本。前面有至正七年,东阳胡助所作的序。因此,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就认为是胡助所撰,这是不对的。此书共分六十五门,每门下

  • 尺牍隽言

    十二卷。明陈臣忠(约1619前后在世)编。陈臣忠字景周,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南京刑部郎中。此书摘录古人书牍,自周、秦迄于宋、元。有所点评,并以朱墨版刊行。《四库全

  • 易象正

    十六卷。明黄道周(约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漳浦(今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中官至少詹事,明亡后为唐王聿键礼部尚书,督师出婺源,兵败后被执,不屈而死。

  • 龙虎山志

    三卷。元元明善(生平事迹见《清河集》条)撰、明张国祥续修。此书为皇庆三年(1313)明善任翰林学士时奉敕所修。原本体已不可考,仅存延祐元年(1314)程钜夫序及吴全节进表。清修《四库全书》时曾得此书,

  • 然后知斋四书五经答问

    二十卷。清梅冲(生卒年不详)撰。梅冲字抱村,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梅谷成之孙。嘉庆举人。梅冲少承庭训,粗闻先人结论,未能竟学。后从李云门游,稍得门径。除本书外,尚著有《庄子本义》二卷、《勾股浅术》一

  • 阿育王经

    十卷。梁扶南三藏僧伽跋罗译。僧伽跋罗于梁初至京师止正观寺,受命梁武帝在止正观和寿光殿占云馆译出《大育王经解》由释宝唱、昙允等笔受。据《大唐内典录》卷四引宝唱录载:此《阿育王经》是第二译出,天监十一年(

  • 张司业集

    八卷。唐张籍(766-830)撰。张籍字文昌,世称张司业,祖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和州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人。贞元进士,诗人,官至水部郎中、国子司业。博学有识,善于文,晚年与韩愈齐名,世称“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