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朱光家(生卒年不详)撰。光家字谦甫,上海人。是书成于万历辛丑(1601年)。首二卷包括:(1)辨体辨音,(2)同音异义,(3)古今变体,(4)同音互体,(5)骈奇解义,(6)同体异义,(7)正
一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何御史即何舜宾,因清厘豪强侵占遇害,其子竟杀身以复仇。乡人附祀何氏父子于萧山德惠祠。该祠原祀宋县令杨时和明尚书魏骥。后年久祠圯。移建时,杨、魏入祀,而何氏父子未入。
十九卷。清陈阿平(约1672年前后在世)撰。陈阿平,字献吉,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诸生,与梁佩兰同时。工诗。此集由梁佩兰作序。其中古体诗虽诗风劲直但缺少锤炼,而五言律诗如“东风归故园,孤烛对
二卷。明彭韶(1430-1495)撰。彭韶字凤仪,莆田(属福建)人。天顺元年(1457)进士,历刑部员外郎。成化中因上疏忤旨下狱,后得释。孝宗时官终刑部尚书。彭韶秉节无私,事关大体,皆抗疏极论,贵戚近
三十七卷。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撰。朱瞻基为仁宗长子,母亲为诚孝昭皇后,性嗜书,智识杰出。永乐八年(1410)成祖征漠北,命其留守北京。永乐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自是,巡幸征讨皆从。仁宗即
二卷。《诗外》一卷。《续诗钞》一卷。清宗源瀚(1834-1897)撰。宗源瀚,字湘文,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官至温处道,兼职嘉湖和宁波府。精通地理,喜欢收藏,敏于吏事,曾在湖州兴水利,在宁波筹海防。著
八卷。清陆廷灿(详见《续茶经》)撰。《艺菊志》是一部记载菊花种植和吟咏菊花诗词的书。陆氏当时居住在崇安县南朔镇,在槎溪上游种植多亩菊花,被称为当朝画圣的王翚曾为陆氏绘艺菊图一幅,一时文人多争相题咏。陆
四卷。清孙鼎臣撰。孙鼎臣,字子余,号芝房,湖南善化(今长沙)人。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十九年(1859)充贵州乡试正考官。咸丰二年(1852)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著有《苍莨文集》。著述
十九卷。明朱惠明(生卒年不详)撰。朱惠明,字济川,浙江长兴人,先攻科举,后习医业,专擅儿科,医名颇著。此书卷首有明万历间潘季驯、朱凤朔、沈子木三家序,称作者治痘独有心得。此书卷一论阴阳五行,痘现部位。
四百一十六卷,附校勘记七十二卷。此书目录后有阮元记,书末又有胡稷记,是阮元在江西做巡抚的时候刻于南昌的。阮氏家藏有宋十行本十一经注疏,缺《仪礼》《尔雅》,遂以黄丕烈所藏北宋刻此二经单疏本补足之,又取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