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函山集

函山集

十卷。明刘天民(1486-1541)撰。刘天民字希尹,号函山,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除户部主事,谏武宗南征,受廷杖。改礼部,谏大礼,复受廷杖。迁吏部郎中,出知寿州。历官按察司副使。朱彝尊《诗话》称天民晚以计吏罢,愤懑不平,恒逃于词曲。而顾璘序则称其内境春融,神游太古,无芥蒂于得失。《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作特点说:“今观其集中,如《拟宫词》五十首、《古别离》、《宿楚相祠》等作,尚可谓怨而不怒者。特其摹仿太多,不能卓然自成一家耳。”所著本有《虫吟草间集》、《刺寿稿》、《游蜀稿》、《田间集》等细目。由孙亮采汇而刻,共为此集。是集现已无刻本传世。今存有两种清抄本,一种是九行,二十字,无格;一种是十二行,二十二字,也无格。卷帙均与存目著录相同。

猜你喜欢

  • 读经救国论

    六卷。孙雄撰。孙雄(1867-1935)字师郑,江苏常熟人。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吏部主事。1903年袁世凯任其为北洋学生监督。1909年张之洞在北京设京师分科大学,任文学科长。辛亥革命后,从事

  • 经济录

    二卷。明张炼(生卒年不详)撰。张炼,字伯纯,武功(今属陕西省)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佥事。著有《经济录》、《太乙诗集》等。此书共分上、下二卷,上卷论述捍御西北少数民族之计,皆

  • 佳梦轩丛著

    十一种,二十一卷。清奕赓(生卒年不详)撰。奕赓为满洲正黄旗人,庄亲王之子,官三等侍卫。该书所收十一种为《东华录缀言》六卷、《清语人名译汉》二卷、《歌章祝辞辑录》二卷,《谥法续考》一卷、《本朝王公封号》

  • 才调集

    十卷。后蜀韦縠撰。韦縠仕王建为监察御史,其里贯事迹均未详。此集每卷录诗一百首,共一千首。自序称观李、杜集,元、白诗,而集中无杜诗。冯舒评此集,谓崇重老杜,不欲芟择。然实以杜诗高古,与其书体例不同,故不

  • 学易集

    八卷。宋刘跂(?-1117)撰。刘跂,字斯立,东光(今河北东光县)人,刘挚之子。元丰二年(1079)进士,初选亳州教授。元祐初,除曹州州学教授,以雄州防御推官知江州彭泽县。其后改管城、蕲水,所至有政绩

  • 钟筠溪家藏集

    三十卷。明钟芳撰。钟芳生平见《春秋集要》条。《琼州府志》载芳诗文集二十卷。此集文二十四卷,诗六卷,与志不符。有误。第二十卷、第二十一卷为读书札记。第二十二卷为皇极经世图续,所推起宋神宗,迄明嘉靖。第二

  • 诗经讲义

    十二卷。补遗三卷。朝鲜丁若镛(1762-1836)撰。丁若镛字美庸,号茶山,又号与犹堂,朝鲜李朝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的集大成者。著作编为《与犹堂全书》传世。《诗经讲义》为《与犹堂全书》第一卷至第四卷

  • 听古楼声学十书二种

    四卷。清时庸劢撰。时庸劢,生卒年不详,字吉臣,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庸劢潜心声韵学,折衷清王念孙、段玉裁、严可均、姚文田、孔广森、苗夔、朱骏声、张惠言诸家学说,分古韵二十部。推崇戴震、孔广森阴阳对转说

  • 求古录礼说补遗

    一卷。清金鹗撰。金鹗所撰之《求古录礼说》十五卷刊行后,会稽赵伪叔至台州得到另一部分此书遗卷,潘祖荫替他刊行,即《求古录礼说补遗》。其内容分七部分:第一:郊乘大路解。第二:祊释辨。第三:八音次序说。第四

  • 痘疹全书博爱心鉴

    见《痘疹博爱心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