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凤阳府志

凤阳府志

①四十卷。清耿继志等修,汤原振等纂。耿继志,字敏中,盛京盖平(今辽宁营口市)人,荫生,康熙十八年(1679)来任凤阳府知府。汤原振,凤阳府儒学教授。耿继志来守是郡,会部敕各省纂修通志,征集各郡志乘。而凤阳之为郡,创自明初,故志乘独缺,惟明成化间,柳瑛辑有《中都志》一书,越二百余年,抱残守缺,莫之或继。耿继志奉征设局纂修,而属其事于儒学教授汤原振,始事于康熙二十二年(1863),越年而志成。此志大体尚无巨谬,惟分类间有未当,如既以孝义、列女各自为目,不加入人物以为总括,而又列人物一目。所属各邑,为南北之要冲,于防守、兵事,非无可记,此志皆置而不书,乃实为失疏。此志艺文不列书目,征引亦不标其出处,皆属清初志乘之通病。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②二十一卷。清冯煦修,魏家骅等纂,张德霈续纂。冯煦,字梦华,江苏金坛人,光绪十二年探花,二十一年(1895)来任凤阳府知府。魏家骅,江苏上元人,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凤阳府旧志,康熙二十三年,知府耿继志始纂修,至冯煦来已二百六十余年,于是创议重修,设局于淮南书院,延魏家骅等主其事,始事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越六年而志成,因冯煦他调,未及开锓。又三年,凤颖六泗兵备道张成勋增续冯煦志,于三十四年(1908)刊行之。为图八,首列凤阳府境全图,次列凤阳府属各邑县境图;为表六,曰晷度表、沿革表、纪事表、封爵表、秩官表、选举表;为考九,曰疆域考、山考、水考、建置考、食货考、学校考、兵制考、古迹考、艺文考;为传三,曰宦绩传、人物传、列女传,而以杂记叙录列之卷末。此志以续《康熙耿志》,故叙事始自清初,迄于光绪二十七年。此志记载较旧志为有体,标分类目,亦多合志法,沿革、纪事、秩官、选举皆用表纪,年经事纬,胪列井然。其山考仿《山海经》例,分县叙次,各先其主山,水考仿《水经注》例,以淮水为纲,群流系之。此志录用古事,必注其出处,即时人所著书,亦皆标其姓氏书目,深得著述之体。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修、三十四年(1908)活字本。

猜你喜欢

  • 朗仙吟稿

    一卷。清余希芬撰。余希芬,生卒年不详,字朗仙,江苏昆山人,余梦星之四女,许配吴县沈林为继妻,未嫁而沈林先逝。此书咸丰九年(1859)夏刻,松竹斋藏版,为其姐姐余希婴汇刻入《玉山连珠集》之中。书前有其父

  • 孙公谈圃

    三卷。宋刘延世录所闻于孙升之语。孙升字君孚,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元祐年间,官中书舍人,以集贤殿修撰留守南京,后迁天章阁待制。绍圣初,被贬污州。此时刘延世父正知长汀,所以刘延世得以于孙升交游,谈天,故

  • 鸿泥堂小稿

    八卷,《续稿》十卷。明薛章宪(约1497年前后在世)撰。章宪,字尧卿,自号浮休居士,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少为诸生。隐邓旸溪上。洽闻博物,性喜山水。著有《鸿泥堂小稿》。《小稿》刻于明正德丁丑(151

  • 灵鹣阁丛书

    五十七种,九十三卷。清江标(1860-1899)编。江标字建霞,号萱圃,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光绪年间进士,官湖南学政。江标在湖南督学期间,提倡新法,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几年后去世。《灵鹣阁丛书》是江标

  • 日知堂文集

    六卷。清郑端(约1674前后在世)撰。郑端字司直。枣强(今河北枣强县)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累官偏沆巡抚。此集为郑端文集。共六卷。奏疏二卷,文告一卷,记序、书启、传志三卷。集中

  • 满汉合璧翻译书信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清初满洲士大夫,以国书语言通情素,叫作札什函。此书为翻译书信的底稿,为好事者所编存。全书共十五篇。为(满文略)春候;(满文略)夏候;(满文略)秋候;(满文略)冬候;(满文略)暂别候

  • 孤竹宾谈

    四卷。明陈德文(生卒年不详)撰。陈德文,号石阳山人,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明嘉靖中以顺天府尹行部永平,馆于夷齐庙,公事之余,随笔纪载,因为永平为古孤竹国,所以书名便为《孤竹宾谈》。书中论断,多为僻

  • 梁任公文钞

    三卷。清梁启超(1873-1929)撰。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等。广东新会人。生平见《饮冰室合集》条。此编文钞,多系报章论说。如卷二之《国家运命论》、《国性篇》、《与革命相摈之原理及其恶

  • 玲珑帘词

    一卷。清吴焯(1676——1733)撰。吴焯,字尺凫,号绣谷,钱塘(今杭州市)人。焯性嗜藏书,多藏宋元善本,其藏书楼“瓶花斋”称名当世。焯与词人厉鹗为挚友。其词婉约隐秀,律吕谐合,精于上、去、字音之别

  • 游永州三岩记

    一卷。清潘耒撰。潘耒,参见《游南岳记》条。康熙三十八年(1699),潘耒偕其甥陈周纶、表侄吴勖初同游南岳,游衡之后而作,是记仅纪二月上旬。三岩,为芝山、朝阳、澹岩。此记首叙由江上行入永州,始见石山嶙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