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公孙宏书

公孙宏书

一卷。汉公孙宏(宏又作弘,前200-前121)撰,清马国翰辑。公孙宏字季,菑川薛(今山东滕县南)人。狱吏出身,学《春秋》杂说。汉武帝征为博士,出使匈奴,不合帝意,免归。后再拜博士。元朔中,由御史大夫升任丞相,封平津侯。曾建议设经博士,置弟子员。公孙宏熟习文法吏事,用儒学说来解释,不肯犯颜强谏。《汉书·艺文志》儒家有《公孙宏》十篇。现已失传。马国翰因取本传所载《对策上疏》、《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所引,辑成一卷。然严可均《全汉文》篇所辑,较此书详细。宏之所言,虽略杂刑名,然明于《春秋》,应于政治,非尽曲学以阿世。故《汉书》以儒雅称之。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说畴

    一卷。明乔中和(详见《易畴》)撰。本书解说《洪范》,分《正误》、《释次》、《广形》、《辨是》、《卜繇》几篇。在《正误》篇中,于“五日历数”之下,附以“曰王省惟岁”以下八十七字;在“于汝锡极汝保极”之下

  • 思补斋文集

    四卷。清刘星炜(1718-1772)撰。刘星炜字映榆,号圃三。江苏武进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侍讲,曾督广东、安徽学政,官至礼部侍郎。精选学,工骈体文。与袁衍、邵齐焘、孔广

  • 说诗菅蒯

    一卷。清吴雷发(生卒年不详)撰。吴雷发,字起蛟,号夜钟先生。江苏震泽(今苏州市)人。康熙、雍正间人,诸生。他工于诗文,所作清矫拔俗,如水镜空明,不染纤滓。撰杂著不下十余种,以《寒塘诗话》为最钜。其《说

  • 石鼓文定本

    二卷。清刘凝撰。参见《韵原表》。是书上卷为石鼓音训释文,下卷为附录,古今人辨说及诗歌石鼓刻文。以杨慎的伪本《石鼓文音释》为主,根本先谬,又加以意为增减,弥起纠纷,如第四鼓“写”上的“吾”字,第五鼓“需

  • 祭典

    一卷。晋范汪(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范旺,字玄平,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博学多通,善谈名理。为庾亮佐吏十余年,甚相钦待;复为庾翼长史;桓温伐翼,为荆州,以范汪为安西长史,温西征蜀,委以留府,

  • 师郑堂读经札记

    一卷。孙雄撰。共四十五篇。除《皇父考》、《释义民》两篇与刊本重复,其余四十三篇都是刊本所未收的。书称札记,主要是训诂考证。如《尚书》“名义”条,谓“尚书”见《墨子·明鬼篇》,由此可见“尚书”不是西汉伏

  • 圣学辑要

    一卷。清代潘继善撰。潘继善见《音律节略考》条。作者倡导程朱学说。此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程朱理学的重要观点,全书共分六类目,一是“论致知、力行、存养、慎独”,二是“论诚”,三是“论仁义礼智,”四是“论学思

  • 笠翁新三种传奇

    六卷。编者不详。本书共收三种传奇,每种均二卷、三十六出。其一是《补天记》,又名《小江东》,其序署名小斋主人,写周仓溺水,伏皇后魂附其体的荒唐故事。其二是《双瑞记》,又名《中庸解》,写晋周处除三害、改恶

  • 离骚赋补注

    一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朱俊声,字丰芑、号允倩,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屡应进士试,不第。道光中以举人授黟县训导,后因呈《说文通训定声》,赏国子监博士衔。寻擢扬州府学教授,引病未赴官。一

  • 潏水集

    十六卷。宋李复(约1093前后在世)撰。李复,字履中,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元丰二年(1079)进士。绍圣间为西边使者,历官熙河转运使,终于中大夫集贤殿修撰。李复喜言兵,于书无所不窥,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