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琐辨

仪礼琐辨

一卷。清常增撰。生卒年不详。江苏泰州(今江苏省中部)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聪慧过人,好学不倦,著有《一松楼文稿》、《竹叶山房外集》诸书。其传见于《续纂扬州府志文苑》,《艺文》有增所撰《仪礼琐辨》,就是此书。书的前面有常增作的自序,大义是:道光乙酉(1825年)二月,经过汤悔庵家,出示新刻《仪礼聚考》一编,携归披览,觉得不满意,急忙取出《仪礼注疏》、《仪礼经传通解》和吴中林《仪礼章句》这三本书,对其校正二十余条。次日,又与友人借来坊刻《仪礼》数种,对其略略地加以勘定,命名为《仪礼琐辨》。圣人之经,与天地并寿,不能妄加删减。今日帖括之业,近见汪氏《仪礼约编》,愈出愈陋,而且其名为“聚考”,察看其书,只是根据汪氏《约编》、《乡觉图》,都近似于今天所刻《仪礼精义》,颠倒更窜,抄以成帙,郑注贾疏并没有入目,怎么会有“聚考”?窃以童蒙束发授书,荒州偏邑,既然缺少贤师益友,道以正学,训诂毛郑贾礼之言,深以经术,英材变成俗士,本来已经十分可悲,加以此种书本一旦出现,后生茫无知识,很少有人不据为经传,必然导致承袭讹误,贻误匪浅,因此,不敢曲为之说。如杜颜之于左班,而献可替否,私下仿效吴缜之所为。首先有某叙《士冠礼》,大概是主者冠其子之礼至宿犹速也。前期以速之也辨,全部历举经文及注疏,对于《聚考》诸作,摘取其颠例,驳斥其妄陋。如指明戒宾为戒约,及爵色如今之天青各节,的确无可为解。(此本抄字,也有很多谬误,如误庶兄为庶儿之类。)是书附《元子四加解》一篇,则不只纠正《聚考》、《约编》之误,以为四加为王肃私定《家语》增窜者,因此指出邾隐公大丧问冠,义不可通。然而,《曾子问》经说,如果将冠子,而未到期日,而有齐衰大功之丧,则因丧服而冠。《杂记》说,父小功之末,可以冠子,虽然并非本人。这是因丧而冠子,古礼也有这种情况。是书又历引年岁证据,来证明王肃之伪定。但是,自南北朝以来,已经沿用四加之说,魏孝文曾经下诏申明,贾疏以后,迄于宋明,也很少听说有驳正者,这似乎不能因为一人而改变疏解相沿之说。又有拜脯非拜子辨,认为拜脯即拜子,似乎有独特解释。以适长子代父承祖,因此,其礼与众子不同。按:《仪礼·丧服》,母为长子斩衰,而子于父在则为母期,使于今代,而制定此礼,必将议为悖戾颠倒。然而,就尊重古礼俗而言,则拜子也不能看作大异。常氏是书,在立言发论方面,多不雅驯,但是,在论四加各节,则非研究已久者不能做到,确实无可厚非。是书有道光十六年刊本。

猜你喜欢

  • 田家五行

    二卷。附一卷。明张师说(生卒年不详)撰。张师说生平不详。《田家五行》上卷记载一年十二个月的节气及天文地理,用以占候。下卷记草木、鸟兽、鳞鱼。最后是写三旬、六甲、气候、涓吉、祥瑞等类事宜。《古今图书集成

  • 洛学编

    四卷。清汤斌(1627-1687)撰。汤斌字孔伯,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师事孙奇逢,学术思想渊源于王守仁的心学,后由王学转向程朱理学。著述颇多,除本书外

  • 四书质言

    三卷。明牛应元撰。应元字春宇,陕西泾阳人。是编《千顷堂书目》著录。书首有万历二十年(1592)应元自序及浙江提学副使李同芳序。后有戊子马化龙跋。自序谓质言,就《胜引录》而质。凡《大学》《中庸》一卷,《

  • 禹贡山水清音

    一卷。明刘椿撰。此书用“泣颜回”等套曲来分述经文,从“冀州”始,到“导水”而止,共七出。此书没有述及疆域和田赋,因为作者另外还作有“疆域歌”、“田赋诀”。书中导山导水特别详明,于山则别其方向,于水则记

  • 读易初稿

    八卷。清丁叙忠撰。丁叙忠字秩臣,湖南长沙人。此书历引宋以来邵周程朱诸儒易说,证以本经,验以人事,所言多为阐发人生道德之旨。他认为周易实际上为卜筮之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不超出民生日用的范畴。人们

  • 陭堂摘稿

    十六卷。明许应元(1506-1565)撰。许应元,字子春,号茗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除山东泰安知州,征授邢部员外郎,历郎中,出为夔州(治今四川奉节)知州,迁四川按察副使

  • 秋水阁文抄

    一卷。清陈维岳(约1669年前后在世)撰。陈维岳字纬云。江苏宜兴人,生卒年均不详。检讨陈维崧之弟,与仲兄陈维嵋皆有文名,得徐乾学、朱彝尊的推重。晚年自定古文百篇,即《秋水阁文抄》一卷,其季弟欲附刻于维

  • 春秋占筮书

    三卷。清毛奇龄撰。书名“春秋”为摘取《左氏传》所记载的占筮,以阐明古人的易学。因此此书实为《周易》之作,而不是为《春秋左氏传》而作。自汉代以来,谈占筮者不只一家,然而取象玩占存于世且可验证的,没有比《

  • 礼记补注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条)撰。此书专补陈澔《集说》疏略,间更订讹误,并涉及郑注、孔疏。前有无年月《自序》,称“使由蒙训而入经术,用意甚盛,惜学力殊未逮也”。其中如以“大夫之箦为床栈”;“非簟涂

  • 宁远堂诗集

    一卷。清朱成点(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宋成点字司衡,宁乡(今山西汾州)人,生卒年均不详。朱成点累试不第,老于诸生,工诗。著有《宁远堂诗集》。是集为其自编。其诗风平衍,无特色。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