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苑精华

书苑精华

二十卷。宋陈思(生卒年不详)撰。陈思,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理宗时官成忠郎、国史实录院秘书省搜访。除《书苑精华》,陈思还著有《宝刻丛编》、《书小史》等。《书苑精华》编集汉魏以来古人之评品书法之语,与《书小史》相辅而行。此书前有鹤山翁题序,正文二十卷分别为:卷一、卷二为书法;卷三为书势、书状、书体、书旨;卷四为书品;卷五为书评、书议、书估;卷六为书断;卷七为书录;卷八为书谱、书名;卷九、卷十为《述书赋》之上、下两卷;卷十、卷十二为《书论》之上、下两部分;卷十三为书记;卷十四为书表;卷十五为书启、书笺、书判;卷十六为书、书序;卷十七为书歌、书诗;卷十八为书铭、书赞、书叙、书传;卷十九为书法、书意、书志;卷二十为杂著。是编广收博取论书之语凡一百六十余篇,但编次丛杂,疏误颇多。如其中将“序”与“叙”分列二目,可是,“序”古无作“叙”者,只有苏轼为避其家讳始改为“叙”;《韩昌黎集》内皆为“序”,而不是“叙”,陈思却列“序”为“叙”,且把《送高闲上人》篇亦载“叙”中;又如《王羲之传》和《唐太宗称制论断》本属传赞体,陈思却另题作“书”,且将《王羲之传》列于杂著中,实在欠妥。后代学者又不加深察,认为其言必有所依据,以致竟相引录,以讹传讹,辗转流传,贻害不浅。另外,书前《提要》中称“卷十四曰表曰启,卷十五曰笺曰判”,而《四库全书》正文中,“书启”则位于卷十四末、卷十五始,殆为分卷或传抄之误。然而,自唐以来,只有韦续《墨薮》一书兼采众家之言,可惜篇帙不是很多,收录不全;是编则首家辑录诸家绪言,荟粹编排,以资考订。《佩文斋书画谱中论书一门多采用此书。是编虽然规模草创,不及后来者精密详审,但其肇始之功却不可泯灭,不失为我国艺术史上一部重要的书论汇编。《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较《法书要录》更为赅备,则属过誉之词。有汪氏振绮堂刊本、《翠琅玕馆丛书》本、《藏修堂丛书》本、明钞本、《八千卷楼》有精钞本、明《卧云山房》钞本、清《四库全书》本、《述古丛书》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辑佚书七种

    七卷。此书不著编者姓名,为旧钞本辑佚书。旧题为《庄进士所集书七种》,故有人认为它是庄存与所作。汉何休好《公羊》之学、著《左氏膏肓》、《穀梁废疾》、《公羊墨守》,郑玄分别予以辨驳,因而作《针箴膏肓》、《

  • 化学鉴原补编

    六卷附一卷。不著撰人,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无锡徐寿笔述。《化学鉴原补编》六卷,卷一至卷四论非金类;卷五卷六论金类;附卷专论体积分剂。从内容而论,该书与《化学鉴原》并非出自一人所撰。可能是

  • 经解

    五卷,经义杂著一卷。清黄文澍(生卒年不详)撰。文澍字雨田,一曰谷田,又曰谷亭,丰城(今江西丰城)人。除此二书外,还著有《童子问》、《敬义录》等。此书于每卷首题有“桃谷山房稿”字样,其侧下又注有“石畦集

  • 五雅全书五种

    三十七卷。明郎奎金编。郎奎金,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选择《四库全书》中的经部小学类的五种著作,即《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逸雅》汇集成书。《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首创了按内容

  • 礼记客难

    四卷。清龚元玠(详见《畏斋周易客难》条)撰。元玠有《周礼客难》,已著录。《礼记客难》有《自序》云,“今专就四十九篇言之,《庸》、《学》已列入四子,《乐记》、《学记》亦皆有醇无疵;余四十五篇,程子疑《闲

  • 说文补考

    一卷,又考一卷。清戚学标撰。戚氏生平著述,见《汉学谐声》。戚氏以为大徐工篆法,小徐长引据,于古音皆未之究,故偏主会意,谬云六书之中形声最浅末,又谓鄙近传写多妄加声字。然而小徐《通释》尚多存疑,大徐任意

  • 悟真篇注解

    三卷。明张位(详见《问奇集》)撰。宋代张伯端所撰《悟真篇》传世后,曾有诸家为之作注,各家所见不同,一般认为翁保光注本较近于经旨。元代以后,由于多有窜乱而失原貌。张位撰此书,就是想明其经旨,为学者释迷正

  • 陈玉几诗集

    三卷。清陈撰(约1736前后在世)撰。陈撰,字楞山,号玉几。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乾隆初年举博学鸿词不就,工书画,精鉴赏,游于江淮间。一生穷悲寡合,其诗多凄断怨咽之音。本编收入均是其中年所作。首为《绣

  • 来复堂集

    二十五卷。明曾维纶(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曾维纶字惇吾,江西乐安人。生卒不详。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嘉兴府同知。著有《来复堂集》。此集二十五卷,前有万历十五年(1587年)黄洪宪序,称

  • 笔记

    ① 又作《宋景文公笔记》、《宋景文笔记》。三卷。北宋宋祁(998-1061)撰。宋祁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徙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进士。历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尚书工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