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州音韵

中州音韵

一卷。明王文璧撰。王文璧,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事迹不详。日人石山福治《考定中原音韵》云:“王文璧增本名为《中州音韵》,卷首载虞集的序文一篇。其分韵自东钟至廉纤共十九部与写定本无异。其他诸起例以下,关于作词法、词论的诸记述一概未收。他不承认平声有阴阳之别。所录之字数较的本(案指周德清《中原音韵》某种刊定本)增加三千七十二字。全书各字俱注音义,与的本无异。”石山福治所据之本只见于日本。石山福治云:内阁文库藏有明刊王文璧《中州音韵》校正本,卷末附载明人张某后序曰:“洪维我太祖高皇帝稽古右文。万几之暇,亲阅韵书,以其起于江左,殊失正音。命臣随音刊正,为《洪武正韵》。悉去沈约之陋,惟以中原雅音为定。列圣相承,百三十余年于兹。车书一统之盛,度越前古,信吾夫子所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是已。说者以《中原雅音》即《中州音韵》,高安周德清所著也。分韵定字,虞文靖公识之详矣。其间残缺失次者亦多,一起而正之者何人邪?先宜人母弟王文璧先生,通书史,善音律,参互考订而加修饰焉。缺者补之,讹者正之,音切注释,视旧本尤详。以予窃禄闽中,附以示教……”石山氏据序文“列圣相承,百三十余年于兹”的话,推算此书成于弘治末年与正德初年之交(即1506年前后)。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谓此书有蔡清之序。《明史·儒林传》记载蔡氏卒于正德三年(1508年),故王文璧之书作于正德三年之前。赵氏考证与石山氏之说正合。有蔡清序之本已亡佚不传,唯蔡清序存于《小学考》。蔡序云:“顾其书(案周德清《中原音韵》)虽为识者所赏,而未及显行于世,况更物以来,蠹蚀湮晦,复百余年矣。吴兴王文璧先生,隐居乐道,沈潜书史,而不废音韵之学。今年九十矣,乃能取家藏故本,大加订正,视故本为益精且详。以吾闽宪佥张公某,甥也,属为梓行之。”《中州音韵》分韵仍沿《中原音韵》之旧,分十九个韵部,韵目亦与周书相同。平声同《琼林雅韵》、《词林要韵》,不分阴阳。阴阳声的不同,可从切语上字辨认,阴声字用原清音字为切,阳声字用原浊音字为切。入声同《中原音韵》,派入平上去三声,其切语已用非入声字,说明此时入声已真正消失。《中原音韵》入声派入平声者只入阳平,此书不分阴阳,故入声派入只注明“入声作平声”,与周书不同。《中州音韵》的体例采用部分传统韵书的惯例,每一小韵以圈隔开,小韵首字下注明反切,各字之下注释字义。这些作法与《中原音韵》不同。石山氏谓此书“各字俱注音义,与的本无异”,则石山氏所见《中原音韵》的某种刊定本是注音释义的,究为何本已无法考察了。明程明善所辑《啸余谱》中收有《中州音韵》。《啸余谱》有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原刻本及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刻本两种。原刻本中的《中州音韵》由古歙赵善达校;重刻本中的《中州音韵》由西吴张汉校。张汉校本与日本内阁文库所藏本基本相同。1926年北京大学出版组曾据张汉校本影印行世。

猜你喜欢

  • 玉壶清话

    见《玉壶野史》。

  • 天籁集

    一卷。清郑旭旦辑。郑旭旦之生卒年月、籍贯仕履及主要著述均不详。此集共收辑流行于浙江地区的儿歌四十八首,内容比较健康,句法短俏,节奏明快,通俗流畅、天真活泼,有不少篇幅反映了当时当地的一些民间风俗习惯。

  • 习凿齿汉晋春秋

    三卷。清汤球辑。习凿齿(?-384),字彦威,东晋襄阳(今属湖北)人。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官至荥阳太守。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今皆不存。该书原五十四卷,记述东汉光武帝至西晋

  • 两粤梦游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马光撰。马光字,涑庵,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时官永宁知州,全州知州,永历时官至全永巡抚。《两粤梦游记》叙述自崇祯十三年(1640)至顺治九年(1652),马光十三年间游宦两粤事。

  • 西湖扇

    清丁耀亢(详见《表忠记》)撰。此剧演武林中人顾史与女子宋湘仙姻缘始末之事,宋湘仙游湖将扇丢失,顾史得此扇,与所眷妓女宋娟娟共和诗。适值后金南侵,宋湘仙、宋娟娟皆被金兵掳走,宋湘仙旋出家为尼,宋娟娟配正

  • 秀山志

    十八卷。清陈罽撰。陈罽,字如亭,安徽贵池人。秀山距池州府城西七里。山峰峻峭,岫壑玲珑。望之蔚然而深秀。《秀山志》贵池先哲遗书本,共十八卷。首图。次古迹。次实录。次封制。次兴修。次传记。次艺文。次诗集五

  • 心经

    一卷。南宋真德秀(详见《大学衍义》)撰。此书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和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均给予著录,但书名题《心经法语》,是一书而两名。其内容为集录“圣贤”论“心”的格言,而以诸家的议论为其作注,

  • 易理汇参

    十二卷,清周馥撰。周馥字玉山,秋浦人,曾官直隶总督,卒谥慤慎。此书以程颐、朱熹的义理,陈抟、邵雍的数术说为原本,探讨《周易》易理。前八卷为正编,直接抄取《周易折中》的释解,用以发挥经义。后四卷为附篇末

  • 缀白裘合选

    四卷。卷首题郁冈樵隐辑古、积金山人采新,然此二人姓名、爵里不详。此书为元以来传奇的摘编,所选由一出至五出不等。其目为:《琵琶记》、《北西厢记》、《荆钗记》、《白兔记》、《草庐记》、《寻亲记》、《金钏记

  • 卮坛对问

    六卷。清江德中(生卒年不详)撰。江德中字汉若,歙(今安徽歙县)人,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著有《西粤对间》。《卮坛对问》是江德中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首卷论述支干及日月星云之事。二卷至六卷都是杂论经史,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