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两苏经解七种

两苏经解七种

四十一卷。宋苏轼(详见《易传》)、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此编收录了苏轼书两种:《东坡先生易传》九卷,此书申王弼之说,多切人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推阐理势,言简意明,往往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曲譬之旨。盖大体近于王弼。唯弼之说唯畅玄风,轼之说多切人事。其文辞博辩,足资启发。”《东坡先生书传》十三卷,书颇有新意,与理相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但就其书而论,则究心经世之学,明于事势,又长于议论,于治乱兴亡,披快明畅,较他经独为擅长。”苏辙之书五种:《颖滨先生诗集传》七卷。因《诗之小序一再重复,疑为卫宏所集录,故其说诗“唯取序首”,对后世影响较大。《颖滨先生春秋集解》二卷,系矫王安石新学而作。书中多推《左传》之说。左氏之说不可通之处,则取《公羊传》、《穀梁传》及诸家之说以通之。《论语拾遗》一卷,苏辙晚年闲居颍上为补正苏轼《论语说》(已佚)而作。《道德经解》二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大旨,主于佛老同源,而又引《中庸》之说以相比附。”又云:“自儒家言之,则辙书为兼涉两歧;自道家言之,则辙书犹为各明一义。”另外还有《孟子解》一卷,言简而义精,于义理多有发挥。《论语拾遗》、《道德经解》、《孟子解》三书论事理不偏不倚、实事求是。书中虽有诋毁旧说之处,个别地方考证不切,然就其文辞,内容而论,足为一家之说,对启发后学之作用,不可低估。《两苏经解》问世后,为王安石新学所讥,并废于太学。顾桐柏与两苏为结拜兄弟,见此则刻《两苏经解》以传。明万历辛亥(1611年)重刻,书前有焦竑和刘冒宁于万历庚戌(1610年)撰写的序言。目录:《东坡先生易传》九卷、《东坡先生书传》二十卷、《颖滨先生诗集传》七卷、《颖滨先生春秋集解》二卷、《论语拾遗》一卷,《孟子解》一卷,《道德经解》二卷。有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孝经郑氏注

    一卷。汉郑玄注。清袁钧(生卒年不详)辑。袁钧,字秉国,一字陶轩,号西庐,浙江鄞县人。袁钧为乾隆拔贡,嘉庆初举孝廉方正。袁氏精于郑学,辑有《郑氏佚书》二十三种,著述有《四明文献征》、《近体乐府》。《孝经

  • 棣华馆诗课

    十二卷。清张晋礼编辑。张晋礼,生卒年不详。此书编者共收集六位女作者之作品,其中:王采苹(?-1893),字涧香,江苏太仓人。其父为王曦,无锡举人程培元之妻。清代诗人。自幼与其妹王采蘩、王采藻受书于姨母

  • 周易宗义

    十二卷。明程汝继撰。汝继字志初,又字敬承。江西婺源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袁州府知府。该书《凡例》云:“以朱子《本义》为宗,故名曰《宗义》。”但也往往有与《本义》不合者。朱之蕃为此书作《

  • 雍熙乐府

    二十卷。明郭勋(生卒年不详)辑。郭勋,郭英六世孙,袭祖先爵位。嘉靖间督团营,兼领后府,因罪下狱死。著有《三家世典》。此编在《词林摘艳》的基础上,广泛搜罗已刊、未刊的元明散曲、剧曲、诸宫调以及民间时调小

  • 东宫切韵

    一卷。无撰人姓氏,清顾震福辑。《东宫切韵》为唐时日本人士所撰,《日本现在书目》不载,其书亡佚已久。《倭名类聚钞》所引凡五条:“囚”下云:“囚系禁罪人也,人固在狱也。”“根”下云:“根株草木本也。”“葩

  • 警语类钞

    八卷。明程达(生卒年不详)撰。程达,字顺甫,清江(今江西省清江县)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漳泉兵备道。此书取先哲格言善行,分类编次,共八卷,分六十个子目,体例割裂冗杂,颇无伦次。《凡例》

  • 怀玉山志

    八卷。清朱承煦撰。朱承煦,字诲客,山东益都人。怀玉山,距玉山县一百四十里,高四百余丈,盘亘三百余里。介饶州、广信二府,当吴楚闽越之交。为东南重镇。《怀玉山志》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共八卷。卷首为

  • 米海岳画史

    见《画史》。

  • 春秋属辞

    十五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至正十七年,赵汸完成《春秋集传》初稿,因《礼记》“比事属辞,《春秋》之教也”之语,悟《春秋》之义在于比事属辞,又重新推究孔子笔削之旨,著为此书。赵汸《东山集》有《

  • 六书转注录

    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初名礼,又名连,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通经史,精小学,著作甚丰,举其要者有《春秋左传诂》、《公羊·穀梁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