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安县志

东安县志

二十二卷,清李光昭修,周琰纂。李光昭,字潜严,浙江山阴县人。由监生任武清县丞,乾隆八年(1734)任东安知县。周琰,字西序,浙江萧山县人。东安县志创于明嘉靖年间,后屡修之。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李光昭令周琰加紧纂辑,一月而成。旧志沿革总为一篇,此志则分条别之,易于披览。田赋详加分析,亦胜前书。诏谕分载各门,一洗方志首列天章陋习,颇具史识。河渠列新旧二图,寻源竞委,一目了然。然此志有些门类排列失次,如河渠次人物、贞烈之后,又风物、吉祥则列职官之前,则无所取义。此外,在拾遗门中,附录李光昭甚多诗文,较为烦芜。此志尚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本。

八卷,清黄心菊修,胡元士纂。黄心菊,金溪人,曾任东安县知县。胡元士,邑人。东安于汉为洮阳之地,秦尝置东安驿于今县城,唐末马氏据湘桂,立东安场,宋雍熙升为县,明、清因之,隶永州府。《东安县志》光绪元年(1875)刻本,共八卷。分为:卷一,疆域。卷二,事纪。卷三,田赋。卷四,建置。卷五,职官。卷六至卷七,人物。卷八,山水。此志无序言、凡例、目录,亦不记旧志源流,仅卷末附以修辑之衔名而已。其图说能详其方域广轮之数,椭圆柔长相入之形,兼隐寓其分星之所系,以及乡里之方位里程。阅之山川道路之情势,了如指掌。其又以县城及天顶为心,地平为界,定外经度若干。而以球腰过极线为内经度若干,以天球距等圈,为纬度六十,为图三幅五排方之,每方五里,作疆域图十五页。为令观者易于省览,则缩为总图一篇。另列有自汉以来沿革图八篇,首曰汉,次曰吴、次曰晋、次曰宋、次曰隋、次曰唐武德七年,再次曰马氏,又次曰赵宋。诸图分系以说,因革之故实,考据精审,多存史要,堪称别具卓识。事纪汇一邑之大政、治乱、祥异,始于晋惠帝时,仿《通鉴》编年纪事之例为之,亦为允当。

四卷,清庄大中纂修。庄大中,江苏元和(今江苏南京市)人,进士,乾隆三年(1738)任知县。县志明万历间县令郭濂创修,康熙间复修。乾隆三年,庄大中任知县,纂修县志。与邑人士在旧志基础上,拾遗补缺,详加考订,历二月稿成付剞劂。志成于乾隆五年(1940)。《东安县志》乾隆五年刻本。全书共四卷,二十四门。内容为:卷一舆图、星野、沿革、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卷二坛庙、坊都、风俗、赋役、仓储、水利、礼制、兵防,卷三秩官、名宦、选举、仕籍、列女、物产,卷四艺文、外纪。东安地本少数民族。此志特点即详细记载邑中少数民族风俗、语言等资料。

猜你喜欢

  • 研山山人漫集

    一卷。明方盱(约公元前1570年前后在世,)撰。方盱字文明。后弃举子业,将游五岳,取庄子逍遥游语,改名大年。苏州人。生卒不详。居洞庭东山。著有《研山山人漫集》。本书为湖州(今属浙江省)沈庭诏所编。前有

  • 老圆

    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代文学家,考据学家,戏曲家。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河南提学使。著有《茶香室丛抄》、《续抄》、《小浮梅闲话》。其对小说、戏曲演变与

  • 绣余吟稿

    一卷。清孙瑞贞(生卒年不详)撰。孙瑞贞,字庆姑,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毕亮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同治二年(1862)双庆堂刊本,由其子毕嘉祯所编辑。书前有《孙孺人小传》,彭澹芳哀词,《贞烈记》,施宜

  • 天华山房秘藏玉杵臼

    三卷。卷首一行题曰:西湖赫主人吴培鼎九牧父捣。不知何许人。其书所载皆为抄自《唐类函》。似为明书贾所为。

  • 丽楼丛书

    九种,二十二卷。清叶德辉(详见《郋园先生全书》)编。丛书所收宋陈田夫《南岳总胜集》三卷,原为宋刊本,《宋史·艺文志》不载,自元以后久无传刻,《四库全书总目》亦未著录。阮元得明人影抄宋本,记于《揅经室外

  • 深衣考误

    一卷。清江永撰。作者生平详见“仪礼释宫增注”一条。是书因深衣之制众说纷纭,乃据《玉藻》之文,以考证诸家之误。如谓深衣三祛、缝齐信要、衽当旁云如裳前后当中者,为襟、为据,皆不名衽。惟当旁而斜杀者乃名衽。

  • 松源经说

    四卷。清孙之騄(详见《尚书大传》)撰。为说经之文,皆提举一义各立篇题,大抵荟萃成说而不能自研经义,其体例颇近于策问,为备科考之需,不能成一家之言,又以所作《山学记》、《新荷赋》、《括苍山赋》杂列于第一

  • 兵机类纂

    三十二卷。明张龙翼撰。龙翼字羽明,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生卒年、仕履皆无考。此书取古今言兵事者,自春秋而下以至元明,辑为一书,故曰《兵机类纂》。书分三十二类,每类又析若干子目。略远详近,而以明事尤详。

  • 七曜历日

    一卷。无名氏撰。此卷首尾完整。按七曜之名:蜜、莫空、云汉、嘀日、温没斯、那溢、鸡缓日。又分十二时,每日每时之下,缀以人生行事之吉凶祸福。俾人知所避忌。盖周而复始焉。此在我国历法中不但为创见,亦现存古历

  • 薛氏医案二十四种

    见《薛氏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