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赋敛徭役繁重,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加以天灾频仍,疾疫流行,迫使农民大量逃亡。太平道首领张角,在流民中积极传教,秘密进行组织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人, 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张角将信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设渠帅,由他统一指挥,并联络京城部分宦官作内应,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 因内奸唐周告密,张角被迫驰告各方提前起义,七州二十八郡数十万人一时俱起。起义军以黄巾为标志,因此被称为黄巾军。他们焚烧官府, 捕杀官吏。攻打豪强田庄坞壁,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东汉政府派皇甫嵩、朱儁、卢植等率军分头进击,镇压起义军,在南阳、颍川(今河南禹县)和河北地区为张角、张曼成、波才等领导的黄巾军所败。起义军因在各地分散作战,不能相互配合。在东汉政府军和豪强地主武装的联合镇压下,先后在颍川,南阳等地被各个击破。张角不幸病死,起义军失去有力的领导。河北黄巾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和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两战中失败,张角弟张梁、张宝英勇牺牲。黄巾军主力共经历了九个月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并瓦解了东汉皇朝的统治。黄巾军主力失败后,分散于各地的黄巾军和响应黄巾起义的农民武装仍继续斗争,青、徐州的黄巾军曾发展至百万余众。黑山军亦达百余万人,并州白波黄巾起义军众达十余万,益州黄巾军占据了巴蜀大部分地区。各地黄巾军此起彼伏,坚持了二十余年。

猜你喜欢

  • 两河山水寨

    北宋南宋之际河北(治今河北大名)、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两路民间抗金义军据点的统称。以农民为主力,并有宋朝部分将士官吏参加。多占据太行山、黄河等有利地形,构筑寨栅,组织抗金武装。最盛时总人数达百万以上,

  • 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

    见“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 周世宗改革

    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公元954年—959年)进行的改革。柴荣乃后周太祖郭威养子。郭威在位期间,已在政治、经济诸方面进行了局部改革,国力大为增强。柴荣即位后,又进一步将改革引向深入。在经济方面,

  • 后唐

    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23年,沙陀贵族、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建立的王朝。李存勖祖朱邪赤心世统沙陀部落,因率兵助唐镇压庞勋起义,官至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又历鄜坊、振武、代北等道节度使。父

  • 四帐皇族

    辽朝四个宗室贵族集团。又称皇族四房或一帐三房。阿保机的后裔九代(九帐)皇族,地位最尊,为横帐;阿保机的伯父岩木之后裔,为孟父房;叔释鲁的后裔,称仲父房;诸弟刺葛、迭剌、寅底石、安端及苏的后裔,为季父房

  • 樊并起义

    西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地区的农民起义。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十一月, 曾习《尚书》的儒生、尉氏人樊并率众发动起义。他们攻杀陈留太守严普,夺取武库军械,释放囚徒,杀贪官富豪。樊并自称将军

  • 胡惟庸之狱

    明代党狱。胡惟庸(?——1380年),定远(今属安徽)人,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归朱元璋于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元帅府奏差。后历任主簿、知县、通判、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公元1

  • 乙未广州之役

    兴中会发动的第一次反清起义。1895年2月(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孙中山立兴中会总部于香港,并与陆皓东、杨衢云等人策划于10月26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在广州发动起义,旗帜是青天白日旗,以“除暴安良”为口号,

  • 大于越府

    辽北面辅弼机构之一。其职掌前后变化极大。遥辇氏为部落联盟长时,阿保机仲父释鲁为于越, “总知军国事”,掌握军事与行政权柄,位仅次于部落联盟长。后来阿保机遂以接任于越之职而从遥辇氏手中夺取部落联盟长之位

  • 两宫西狩

    1900年8月14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翌晨,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等出德胜门经贯市、怀来、宣化、太原等地,于10月26日(九月四日)逃至西安。史称两宫西狩。慈禧太后一行仓皇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