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辽金议和

辽金议和

女真族首领阿骨打连续打败辽军,势力大增。天庆七年(公元1117年)十二月,建号大圣皇帝,改元天辅。次年八月,遣使与辽“议和”。提出辽须册封金帝为“大金大圣大明皇帝”;辽帝须以兄事金帝;须岁输银绢二十五万两匹于金,并分宋输辽岁币之半予金;割长春、辽东两路之地给金国。天庆九年(公元1119年),辽为获得喘息机会,遣使册封阿骨打为“东怀国至圣至明皇帝”, 不称兄。其余一切条件照办。金不允,和议失败。次年夏,阿骨打遂亲率大军进攻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守军出降,天祚帝逃往西京大同府。至此,辽之州县近半为金所有。

猜你喜欢

  • 审刑院

    宋代复审刑案的中央机构。宋初刑部、大理寺专掌刑狱。太宗为防官吏巧诋诬陷,奸伪卖法,乃加强对刑狱事务的控制。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于禁中增置审刑院,设知院事,详议等官。凡刑案经大理寺与刑部裁断后,报

  • 井田制

    相传我们古代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因将土地划分为井字形而得名。一部分学者因《孟子》书中提到“助”法以及公田与私田的对立关系,解释井田制是带有劳役地租剥削性质的土地制度。另外不少人则认为孟子所说的井田制出

  • 义净取经

    唐高宗时,佛教大师义净于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从广州出发,搭波斯船浮海去印度,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经十年,后又到宝利佛逝、末罗瑜 (在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经,滞留南洋又十年,先后游学三十余国,历时

  • 元末红巾军

    元末农民利用白莲教组成的起义军。以红巾裹头并举红旗为号。故名。又,起义者烧香拜弥勒佛,亦称香军。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率红巾军首义颍州(今安徽阜阳)。之后,红巾军遍及各地。刘

  • 统一货币

    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诸侯国内各个地区也自铸货币,其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大致韩、赵、魏通行布币,齐、燕流行刀币,秦使用圆钱,楚国流行郢爱(方形小金块)。各国货币价值不等,换算困难。秦灭六国后

  • 东林党

    明代后期的一个政治派别。神宗后期,政治腐败,朝中党派林立,互相纷争。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回无锡原籍,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讲学于东林书院。一批抱道忤

  • 理藩部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改理藩院为理藩部,职掌为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减去原掌管的一部分外交事务(划归外务部),内部组织仍旧。主管设尚书、侍郎,1911年(宣统三年)改称大

  • 贵阳教案

    一名青岩教案,或青岩开州教案。1861年(咸丰十一年)法国天主教主教胡缚理在贵阳横行无忌, “强行”传教,乘紫呢大轿招摇过市,激起官绅民众公愤。贵州巡抚何冠英、提督田兴恕致函全省官吏,要求“无论城乡,

  • 骊山陵

    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在骊山(陕西临潼县东南)为自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发刑徒七十余万人继续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据记载,骊山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地宫内“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

  • 南宋

    宋朝之后段。参见“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