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苏峻、祖约之乱

苏峻、祖约之乱

东晋统治集团争夺权利的斗争。王敦之乱后,明帝病死,幼子司马衍继位,是为成帝,其舅父庾亮总揽朝政。苏峻、祖约自视平乱有功,对庾亮心怀不满。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庾亮欲夺苏峻兵权。苏峻联络祖约,以讨庾亮为名,起兵叛乱。次年春,苏、祖联军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庾亮兵败,逃至江州(今江西九江西南)温峤处。苏、祖入据京师,杀尚书令卞壶和丹阳尹羊曼等人,并发兵攻占宣城(治今安徽宣城)、义兴(治今江苏宜兴)和晋陵(治今江苏常州)等地。势力日盛。庾亮、温峤联合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刺史陶侃,顺江东下,进攻苏峻、祖约,收复建康,杀苏峻。峻弟苏逸领兵顽抗,咸和四年春,兵败被杀。祖约投奔石勒,被石勒杀死。苏峻、祖约之乱始告结束。

猜你喜欢

  •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继位。“三藩”之乱期间,郑经曾乘势攻占福建等地,向大陆发展势力。“三藩”之乱被平定,郑经只好退回台湾。康熙二十年郑经死,长子郑克�ȴ

  • 乾兴限田

    宋仁宗即位初的限田事件。宋代根据人户占有田地及财产多少确立户等,科派差役。但占有大量土地财产的品官以至衙前将吏皆有免役特权,且荫庇有产之家(包括一般地主及自耕农),逃避科差。直接影响了国家财政,不利于

  • 直系军阀

    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开始分裂为皖、直、奉三大主要派系,其中的皖系和直系又均属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嫡系,即所谓小站系,直系首领冯国璋,系直隶河间人,因而得名。冯国璋字华

  • 北洋武备学堂

    亦称天津武备学堂。清末新式陆军学校。1885年(光绪十一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设于天津。聘请德国军官任教习,经费由北洋海防经费开支。挑选军队中弁目入堂学习,文员愿习武事者亦予录取。课程有天文

  • 长勺之战

    春秋时期齐鲁之间的一场战争。齐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为了对鲁国前一年奉齐公子纠伐齐一事进行报复,起兵攻鲁。鲁庄公准备迎战。战前,曹刿求见庄公,了解到庄公平常体察民情,得到国人支持,可以一战,故请

  • 李特起义

    西晋时益州流民起义。晋惠帝元康末年,天水(治今甘肃天水)、略阳(治今甘肃天水东北)等六郡受灾农民十余万口,流入蜀(今四川成都)地就食。益州刺史罗尚令流民限期返回故里。永宁元年(公元301年),李特在绵

  • 励志会

    中国留日学生建立的第一个爱国团体。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创立于日本东京。戢翼翚、沈翔云等任干事。制订会章五条,以“联络感情,策励志节”为宗旨。发刊《译书汇编》,翻译欧美资产阶级启蒙名著。次年创办《

  • 万木草堂

    康有为为宣传变法聚徒讲学之所。1891年(光绪十七年)创设于广州长兴里,次年迁至卫边街,后再迁府学宫并定名为万木草堂。康自任总教授、总监督,著《长兴学记》为学规,选高才生任学长,助康编书。以康著《新学

  • 威海卫之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之一。黄海海战之后,李鸿章采取保船避战方针,令北洋舰队集结在威海卫(今威海市)困守。威海卫位于烟台、成山之间,与旅顺遥遥相对,拱卫着渤海门户,是北洋海军的基地之一。日军采取抄后

  • 棒胡起义

    元末河南农民起义。首领棒胡,河南陈州(今河南淮阳)人,原名闰儿,因善使棒,故以棒胡称。棒胡以宗教形式为掩护进行活动,自称李老君太子,烧香聚众。顺帝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二月起义于汝宁信阳州(治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