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州牧

州牧

官名。西汉武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把全国分为十三部(州),部(州)设刺史。刺史只是监察官吏,没有固定驻地,官阶低于郡守,秩六百石。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官秩上升为二千石,汉哀帝时复称刺史,后又称州牧。东汉前期,或称州牧,或称刺史。东汉后期,刺史有固定的驻地,全权处理一州政务,遂由监察官吏变为地方行政官吏。汉末,为镇压各地农民和少数民族的起义,汉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上疏,改刺史为州牧,官阶在郡守之上。不仅领有政权和财权,并拥有军权。割据局面遂由州牧擅兵形成。隋唐时期,只有雍州置牧,以亲王领其名而不居其位,其余各州皆置刺史。清代往往把州牧借用为知州的别称,其权限远不如东汉。

猜你喜欢

  • 李特起义

    西晋时益州流民起义。晋惠帝元康末年,天水(治今甘肃天水)、略阳(治今甘肃天水东北)等六郡受灾农民十余万口,流入蜀(今四川成都)地就食。益州刺史罗尚令流民限期返回故里。永宁元年(公元301年),李特在绵

  • 伍员奔吴

    春秋末年,楚平王欲杀太子建,未果。为翦除太子建的羽翼,召太子建之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至楚而杀之。伍奢次子伍员(字子胥)逃亡。为谋复仇,往投太子于宋,旋又至郑。郑杀太子建,伍员遂奉建子胜取道昭关(今安徽含

  • 六出祁山

    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六次战役。诸葛亮平定南中(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一带)叛乱后,与孙权重新结盟,开始北伐曹魏,图谋中原。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兵从汉中(今陕西汉中东)出发,经祁山(今甘肃西

  • 黄册

    明代编造的户口总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进行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登记本户籍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分为上、中、下三等。并根据职业规定人户的籍属, 分为军、民、匠、灶四种户籍。民籍中

  • 广州湾租界条约

    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租借广州湾(湛江)的条约。1898年3月(光绪二十四年二月)法国照会清政府,要求云南、两广等省不得割让给他国;清政府将来设立邮政局,聘请法国人襄办;法国修筑滇越铁路;租借广州湾

  • 桓谭反谶纬

    沛国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桓谭,字君山,博学多通,遍习五经。东汉初年,统治者提倡谶纬之学,他独树一帜,力反谶纬神学,认为天道性命,连圣人也说不清楚。谶纬欺骗迷惑君主,应该贬斥。谶纬是奇怪虚诞之事,而不

  • 秦服百越

    秦统一前,分布在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一带的若干部族,统称“百越”。其中著名的有于越、闽越、西瓯、骆越等。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楚后,在今浙江绍兴一带设会稽郡,在今福建福州一带设闽

  • 轮船招商局

    简称招商局。清末最早最大的新式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鸿章令浙江海运委员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改委唐廷枢重订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唐廷枢任总办,朱其昂、徐润、盛宣怀、朱其诏等四人先后

  • 襄樊战役

    宋元间重要战役之一。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夹汉水对峙,为南宋阻挡蒙古军出汉入江东下之战略重镇。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京湖制置使李曾伯部署高达等率部进驻襄樊,重整备御,组织军民顽强抗击来犯之敌。

  • 泓水之战

    春秋时期宋楚之间的一场战争。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企图充当霸主,与楚国发生冲突。公元前638年,宋进攻倒向楚国的郑国,楚伐宋以救郑,两军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已排好阵势,楚军正在渡河,宋将目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