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天津都统衙门

猜你喜欢

  • 八王之乱

    西晋宗室诸王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晋武帝鉴于曹魏诸王无力捍卫皇室的教训,分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武帝死,继位的惠帝白痴,外祖父杨骏辅政。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皇后贾南风与掌管禁

  • 苏峻、祖约之乱

    东晋统治集团争夺权利的斗争。王敦之乱后,明帝病死,幼子司马衍继位,是为成帝,其舅父庾亮总揽朝政。苏峻、祖约自视平乱有功,对庾亮心怀不满。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庾亮欲夺苏峻兵权。苏峻联络祖约,以讨庾

  • 霅川之变

    南宋宁宗无子嗣,乃以皇侄贵和为皇子,更名为竑。竑对当时专权的史弥远不满,发誓日后即位必贬黜之。语泄,史弥远遂决意改立皇子。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闰八月,宁宗死,史弥远等矫诏废黜赵竑,而拥戴宗室赵

  • 中俄伊犁条约

    亦称《中俄改订条约》。清政府拒绝崇厚擅签的《里瓦几亚条约》后,沙俄强迫清政府改订的不平等条约。伊犁交涉当中,崇厚在沙俄胁迫下于1879年10月2日(光绪五年八月十七日)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按其规

  • 郑国渠

    战国末期秦国在关中平原修建的人工灌溉渠道。公元前237年,秦国采用韩国水工郑国建议, 自中山西(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至瓠口(即焦获泽,在今陕西泾阳西北)为渠,沿北山(指关中平原北面诸山),向东注入洛

  • 郑和下西洋

    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郑和(公元1375——1435年),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洪武时被阉入宫,历任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太监。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与副使王景弘奉成祖

  • 成都府战役

    北宋时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和保卫成都府的战役。参见“王小波、李顺起义”。

  • 君子馆战役

    宋辽间一次重要战役。宋军雍熙北伐失败后,辽圣宗与承天后亲督耶律休哥等率兵大举攻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十一月,宋瀛州(今河北河间)都部署刘廷让等领兵数万沿海北上,趋燕京(今北京),以图牵制辽军南下

  • 举贤勿拘品行令

    曹操选官用人的诏令之一。随着“求贤令”的实行,一些忠于曹操又有真实才干的人,被选拔到政权中来。为进一步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曹操又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颁布了“举贤勿拘品行令”,明确提出用人“不拘

  • 黄海海战

    见“ 东沟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