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十二监、四司、八局

十二监、四司、八局

明代宦官机构,总称二十四衙门,各设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统辖,人数总计在十万以上。十二监包括司礼监,掌礼仪刑名及内外章奏等; 内官监,掌营造宫室、陵墓以及铜锡妆奁、器用、冰窖诸事;御用监,掌御前所用诸器以及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册;司设监,掌卤簿、仪仗、帷幙诸事;御马监, 掌御马、象房诸事;神宫监,掌太庙各庙洒扫、香灯事宜;尚膳监,掌御膳及宫中食用、筵宴诸事; 尚宝监,掌宝玺、敕符、将军印信;印绶监,掌古今通集库以及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诸事;直殿监,掌各殿及廊庑扫除;尚衣监,掌御用冠冕、袍服、靴袜;都知监,掌随驾前导警跸。四司为惜薪司,掌薪炭之事;钟鼓司,掌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八局为兵仗局,掌制造军器; 银作局,掌打造金银器;浣衣局,凡宫人年老及罢退废者,发此局居住;巾帽局,掌宫内使帽靴、驸马冠靴及藩王之国诸旗尉帽靴; 内织染局,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酒醋面局,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诸物;司苑局,掌蔬菜、瓜果。

猜你喜欢

  • 滦州起义

    武昌起义爆发后,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于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联名通电,要求清廷立宪。清政府急派驻保定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往滦州“宣慰”。吴禄贞本是革命党人,又

  • 唐统一全国

    唐王朝建立之后,即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世民灭薛仁杲,占领陇西。武德二年,利用李轨集团的内部矛盾, 取河西五郡。武德三年,李世民击败刘武周、宋金刚,恢复了唐在河东的统治。武德

  • 长平之战

    战国时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进行的战役。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秦武安君白起攻克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使韩上党郡(治壶关,在今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与韩本土道路断绝。上党郡守冯亭

  • 永安建制

    太平军驻留广西永安期间,太平天国进行的军政建设。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历经九个多月的战斗,于1851年9月25日(咸丰元年闰八月一日)攻克广西永安州(今蒙山),进行了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一系列整顿和建设,主

  • 内侍省

    官署名。春秋时有寺人,战国时有宦者令,秦置将行,西汉改称长秋。其官署称长秋寺,主管宫中事宜,宣达帝后旨意,多由宦者充任。东汉以降,长秋之职益重,掌顾问、拾遗、应对及诸宫闱,成为皇帝近侍。隋文帝置内侍省

  • 大成国

    参见“广东天地会起义”。

  • 常州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鲁港之役中南宋失败,各地宋军相继遁逃或降元,常州(今属江苏)亦降。恭宗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五月,宋将刘师勇率部收复常州。元军旋又来攻,宋军力战固守。十月,元丞相伯颜亲率主力部

  • 广州新军起义

    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同盟几次运动会党失败后,转而以运动新军作为起义基本力量。1909年10月(宣统元年九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南方支部,责成广州新军炮兵排长倪映典组织起义。原定次年2月24日(宣统二年

  • 宋(韩林儿)

    元末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见“韩山童、刘福通起义”。

  • 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

    清末留日学生的反清革命活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是南明永历帝死亡二百四十周年, 4月26日(三月十九日)是明崇祯帝自缢纪念日。章炳麟、秦力山等十人倡议,于此日在东京召开“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