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

清末袁世凯所建立的封建买办性的军事政治集团。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是为北洋军阀武装建立的开始。袁世凯除了聘请外国教官,以新式武器装备,用西法进行训练外,并继承和发展了曾国藩、李鸿章的湘、淮军那种“兵为将有”的半私人性,利用各种封建宗法关系, 网罗亲信,收买党羽爪牙,组织以袁世凯个人为核心的集团势力。吸收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一百三十余人,又收用旧军军官姜桂题、张勋、倪嗣冲等,分别委以重任,依为骨干,逐渐形成了北洋军阀集团的班底。对士兵则给以厚饷,齐以军律、灌输封建忠君思想特别是绝对服从以袁世凯为领袖、长官的思想,甚至在军中使用树立对袁世凯个人崇拜的手段,以养成士兵只知有袁世凯而不知有朝廷国家的信念,甘愿为袁效忠卖命。袁世凯以这支一手培植起来的新建陆军为政治资本,通过出卖戊戌维新和镇压义和运动, 取得了清朝统治者和帝国主义的信任和赏识,地位扶摇直上。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袁被委任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后又兼任政务大臣、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等各要职,成为清末权势最大的汉族官僚。随着袁世凯政治地位的提高,他所统辖的武装力量也不断扩大,以新建陆军为基础,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袁世凯着手编练北洋常备军,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为统一军制大规模编练新军,在京师设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任总理,袁世凯以直隶总督派充会办,其亲信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均担任要职,操练兵处实权。清政府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袁世凯利用主持练兵处之便,首先积极扩充个人势力,至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已编练成北洋陆军六镇,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阀武装,属下重要官员和统兵将领皆为袁所拔识的亲信党羽,一个以袁世凯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已颇具规模。从新建陆军开始,这些军队就归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节制,以后袁又升任此职、故称该集团为北洋军阀。袁世凯势力的急剧膨胀,引起清朝满族亲贵的疑忌,1908年11月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死去,宣统继位,载沣摄政,袁世凯被解职, “回籍养疴”三年。袁世凯虽去位,但羽翼已成,北洋军阀仍唯袁命是听,而且朝中遍布耳目,时刻注视着政局变化,伺机东山再起。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只得依靠北洋军对付革命,袁世凯则乘机要挟,迫使清政府向他交出军政大权;同时又依恃北洋兵力,对革命党人软硬兼施,迫使革命方面妥协让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阴谋得逞,窃夺了革命果实,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始了北洋军阀对全国的反动统治。袁世凯上台后,立即着手建立独裁统治,并妄图黄袍加身帝制自为,开创袁氏中华帝国。复辟活动引起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护国战争”为中心的全国性的反袁斗争埋葬了“洪宪”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死去,此后,北洋军阀开始分裂为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崛起于东三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三大派系。另外,还有一些从属于北洋集团的较小的军阀。各派军阀分别在不同的帝国主义和各地买办豪绅势力的支持下,割据称雄,争战不已,政局动荡,内阁频繁更迭,成为“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皖、直、奉三大派系军阀轮流控制北京政权, 号令全国,对内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群众,实行反动的独裁专制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大批出卖国家主权,暴虐和卖国程度较之袁世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随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1921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坚强正确的领导力量,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1924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打垮了北洋军阀的主要力量。1928年,奉系被迫退回关外,存在了十六年的北洋军阀统治遂告结束。

猜你喜欢

  • 梁山泊水军

    北宋南宋之际北方人民抗金义军之一支。金军大举南下攻宋,北方各地人民自发奋起反抗。张荣所领导的一支梁山泊农民起义军,这时也组织当地渔民、盐民和贫苦农民建立水军,转而抗金。初有战船数百艘,活动于梁山泊,英

  • 中英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6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桂良、花沙纳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共五十六款, 另附《专条》。主要内容:英国公使常驻北京

  • 毋乙、董乙起义

    五代时后梁末年农民起义。后梁立国后,战争连年不断,境内赋役繁重。陈州(今河南淮阳)乃后梁财赋重地之一,人民负担尤重。末帝时,皇族朱友能(朱全忠侄)任陈州刺史,自恃戚藩,恣意横行,更激化了阶级矛盾。州人

  • 李渊克长安

    李渊太原起兵之后,挥师南下,克霍邑(今山西霍县)、平临汾(今山西临汾)、绛郡(今山西新绛),围河东(今山西永济)不克,乃渡黄河西向,直取关中。渡河之后,李渊派李建成、刘文静将数万人屯永丰仓,守潼关以备

  • 白朗起义

    北洋军阀袁世凯统治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白朗,字明心,河南省宝丰县大刘村人。由于当地封建剥削沉重,又经常闹灾歉收,农民生活困苦,不断发生反抗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1911年10月白朗在宝丰一带领导

  • 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建国前,由冯云山、洪秀全创立的农民革命组织。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开始与封建仕途决裂。他研读了七年前在广州第二次应试时得到的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

  • 洪武置藩

    明初实行的分封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慎固边防,翼卫王室”,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全国各地,规定诸王不能干预地方民政,但王府设有护卫军。为防止蒙古贵族骚扰,朱元璋让有才干的几个儿子镇抚北方诸塞,

  • 关陇起义

    北魏末年敕勒族人胡琛和羌族人莫折大提先后领导的关陇地区人民大起义。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四月,胡琛自称高平王率众起义,为魏将卢祖迁所败,率部北撤。六月,莫折大提在秦州(今甘肃天水)自称秦王,聚众起义

  • 雍正夺位

    康熙末年诸王贵族间围绕皇位继承权而展开的角斗。康熙共有三十五子,除立次子胤祁为皇太子外,有一部分人封为亲王。他们多勾结旗下,树立朋党,互相残害。皇四子允胤禛,暗杀了清圣祖,篡夺了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为

  • 洋务运动

    旧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洋务”一词由“夷务”衍变而来, “夷夏之辩”遂变为华洋对称之词。“洋务运动”之名,史乘不见著录,不知谁代所首创,而约定俗成, 沿用已久。洋务运动是指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