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六君子事件

六君子事件

①南宋宁宗即位初,赵汝愚执政,引用朱熹等道学知名人士,锐意裁抑侥幸,整饰吏治,同企图控制军政大权的外戚韩仛胄发生利害冲突,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韩仛胄唆使谏官奏言赵汝愚以宗室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罢其右丞相职。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张道、林仲麟、蒋傅、徐范六人上书反对罢赵汝愚相位,被指为“罔乱上书,扇摇国是”,遣送五百里外编管。时号“六君子”。②南宋理宗晚年,重用宦官董宋臣及奸臣丁大全,窃弄威权,排除异己,朝政腐败。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右丞相董槐被罢逐,众论骇然。太学生陈宜中、黄镛、林则祖、曾唯、刘黻、陈宗六人上书抨击丁大全等,被指为“妄议国政”,遭削籍编管远州,时称“六君子”。

猜你喜欢

  • 陕西光复

    陕西是北方地区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同盟会员井勿幕等奉孙中山之命由日本返回陕西开展革命活动,次年成立同盟会陕西分会,以新军和会党为主要联络对象。陕西哥老会势力很大,在新军中

  • 楼船

    本指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于作战。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个兵种,江淮以南各郡训练水军,称为“楼船”。

  • 三征南唐

    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在统一战争中,曾先后三次亲征南唐。显德二年(公元9 55年)十一月,柴荣命宰臣李谷率军进攻南唐。南唐中主李璟命大将刘彦贞统兵二万赴援寿州(今安徽寿县),另派大将皇甫晖等率兵三万屯定远

  • 长平之战

    战国时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进行的战役。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秦武安君白起攻克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使韩上党郡(治壶关,在今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与韩本土道路断绝。上党郡守冯亭

  • 中国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时,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创立。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苦”, “苦”的原因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惑”、“业”所致

  • 咨议局

    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在各省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下诏“预备立宪”, 次年10月 (九月)谕令各省督抚在省会筹设咨议局,作为地方的咨议机关, “并为资政院储才之阶”。19

  • 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

    见“黄花岗起义”。

  • 阴阳学

    中国古代专门进行天文、历数、五行等教育的学校。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依儒学、医学之例,始置诸路阴阳学,选通晓阴阳之人为教授以教诲生员。其学习优秀者,经考试,可在司天台任职,明、清两代,

  • 兵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研究军事的学派。《汉书·艺文志》未列入诸子十家之内, 而另立兵家,细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谋家、兵技巧家。创始人为春秋末期孙武。孙武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为吴将,助吴击

  • 张鲁汉中政权

    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初平二年(公元197年)益州牧刘焉命五斗米道主张鲁,以督义司马的身份与被刘焉收买的五斗米道起义首领张修合作,消灭汉中太守苏固及南郑豪强赵嵩等势力。张鲁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