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

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政权提出的旨在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秘密条款。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乘欧美各国卷入战争无暇东顾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当时日本虽也对德奥宣战,却不出兵欧洲,而把矛头指向德国侵占下的中国山东地区,夺取了德国在华的侵略权益。接着就利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进行讹诈。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当面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内容共分为五号:将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让予日本并加以扩大;将旅大租借地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均延长为九十九年,承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东部的“优越地位”;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附近矿山不准外人开采;中国沿海的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转让给他国;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的警政、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将武昌——九江——南昌、南昌——杭州——潮州的铁路修筑权让予日本,日本在福建省内有筑路、开矿和修建海港船厂的优先权。日本一面要求袁世凯保守秘密,从速解决;一面向东三省、山东、福建、大沽等地增兵,进行恐吓。5月7日日本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袁世凯在四十八小时内答复。这时二十一条内容已为各国获悉,引起列强的强烈不满,日本不能不有所顾忌,宣布第五号为“希望条件”,允许日后再行协商。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不顾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于5月9日除第五号“日后协商”外,其余条件全部应允。消息传出,舆论哗然,立即掀起反对袁世凯卖国和日本侵略的爱国运动。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抵制,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未能实现。

猜你喜欢

  • 开皇律

    隋文帝开皇年间制定的法律。原文已亡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尚书左仆射兼纳言高颎,上柱国、沛国公郑译,上柱国,清河郡公杨素等大臣制定新律。开皇三年,又命太子少保苏威、秘书监牛弘等改定之,制

  • 大元通宝

    元代铜钱名。参见“至大通宝”。

  • 北府兵

    东晋一支精锐部队的名称。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继位,谢安执政。他为组建一支由中央政府调遣的精锐部队,保卫都城,乃令其侄谢玄充任南兖州(今江苏镇江)刺史,负责筹组新军。谢玄召募来自徐(今江苏徐州)、兖(今山

  • 郭子兴起义

    元末江淮农民起义。首领郭子兴,定远(今属安徽)土豪,当地白莲教首领。常散家资,结壮士,很有影响。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二月,郭子兴与孙德崖等聚众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起义者以红巾为号,亦

  • 襄郢民兵

    南宋末年抗元义军。咸淳(公元1265年—1274年)时,元军围困襄樊(今属湖北)二城达五年,陆地修筑白河、鹿门、万山等营寨,水道设木栅铁索以拦截船只人等出入。二城粮援不继。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督师赴援,

  • 省耗

    五代时后汉苛损杂税之一。后汉三司使王章理财,惟事盘剥。原来秋夏苗租,民税一斛,加输二升,称为“雀鼠耗”。乾祐年间(公元948年—950年),王章又恢复了为后唐明宗废止的“省耗” (每斗一升),规定输一

  • 扬州十日

    清军攻占扬州后血洗扬州事件。参见“史可法抗清”。

  • 李全起义

    金末鲁中红袄军农民起义,领导者北海(今山东潍坊)人李全,尝以贩牛马为业,长于骑射和舞弄铁枪,因号李铁枪。宋开禧北伐时,曾以弓手参加义军,配合宋军收复涟水(江苏今县)。继在潍州(今山东潍坊)、临朐(山东

  • 延、鄜战役

    蒙古灭金重要战役之一。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十月,木华黎率蒙古军渡河,攻占战略重镇葭州(今陕西佳县),造浮桥渡蒙古、西夏大军。十一月,进围延安(今陕西延安)。金守将完颜合达主动出击,大败西夏兵。木

  • 龙门石窟

    我国著名石窟。亦称伊阙石窟。分布于河南洛阳城南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前后,延续至唐代,历时四百余年。现存石窟一千三百五十二,龛七百八十五,造像九万七千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