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即《中法越南条款》,亦称《中法新约》或《李巴条约》。法国诱胁清政府订立的关于正式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85年6月9日(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由清政府代表李鸿章、锡珍、邓承修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于天津。共十款。主要内容:清政府认可法国自行“弭乱安抚”越境,重申承认法国和越南之间已订和将订之条约;拟定以保胜以上、谅山以北中越边境某两处为通商边关,法国在此所享权益同于在华各通商口岸;减低云南、广西与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法军撤出台湾、澎湖。此约标志着中法战争告终。从此,法国势力深入云南、广西,并开始谋取中国铁路修筑权。

猜你喜欢

  •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进行统一战争的政治手段。曹操出任兖州牧后,打败吕布和汝南(治今河南平舆北)、颍川(治今河南禹县)的黄巾农民军,占领许县(治今河南许昌)势力颇大。他接受荀或和程昱“奉天子都许”的建议,于建安元年(公

  • 铜马帝

    刘秀称帝前的别号之一。王莽末年,今山东、河南、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大小数十支,众达数百万人。其中声势强大者为铜马起义军,拥众数十万。刘秀奉更始帝刘玄之命来河北,趁机发展势力。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

  • 东汉三绝三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西域诸国与汉朝的密切联系。王莽倒行逆施,致使西域与汉关系中断。匈奴乘虚而入,奴役西域。光武帝刘秀时,因忙于平定割据,无暇外顾,匈奴趁机控制西域,侵扰河西。汉明帝决定击匈奴通西域。永

  • 圆明和尚起义

    元中期陕西农民起义。首领圆明和尚,奉元盩厔县(今陕西周至)终南景谷小高山之僧,本姓白,名唐兀台,原为耀州美原县(今陕西富平)探马赤军人。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四月,圆明和尚在小高山湫池边建禅庵诵经

  • 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末年,北齐降将侯景发动的叛乱。侯景原为东魏大将。武定五年(公元547年),侯景以其领有的河南七州十三镇之地,叛魏降梁。梁武帝贪图土地,派肖渊明率兵北上接应。遭东魏军袭击,肖渊明战败被俘。东魏

  • 日俄密约

    从日俄战争后直到1917年日俄两国曾先后签订了四次密约,其中心内容之一就是日俄两国协议瓜分中国内外蒙古的权益。以1907年(光绪三十四年)的第一次和1912年的第三次为尤。密约主要规定,沙俄承认日本在

  • 剌钵制

    金初承袭辽“纳钵”制度,皇帝外出游猎称“刺钵”,或亦建行在,称行宫。熙宗在混同江及临潢好水川(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附近),撒里乃(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北),海陵王在中都西南大房山、良乡(均在今北

  • 北朝

    时代名。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到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的一百七十年间,大致以江淮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后人将此间江淮以南各王朝总称为南朝,江淮以北各王朝总称为北朝。北朝从公元439年北魏消

  • 藩镇割据

    唐政府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期,任用仆固怀恩为大将。仆固怀恩为养寇固位,表请众多安史降将为本处节度使。安史乱后,唐中央政权力量削弱,不得已而对地方势力姑息迁就,魏博(治今河北大名东北)、成德(治今河北正定)

  • 小部族

    辽朝于内四部族和四大部族之外的契丹族部落与非契丹族部落中所设置的四十九个较小的部族。各小部族均按规定设司徒府,有司徒、司空等官。其下又设节度使司、详稳司以及节度使、令稳等机构与官职,以施行部族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