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古乐》:“听凤皇鸣,以别十二律。”后因称乐律为“凤律”。张文恭《七夕》:“凤律惊秋气,龙梭静夜机。”
指农历岁首之月。亦指芳春或盛年。白居易《和寄乐天》:“别君只如昨,芳岁换六七。”
南朝梁刘孝标曾于秣陵令刘沼死后作《重答刘秣陵沼书》,对刘沼之死表示哀悼。“秣陵报”即指此。后用来指对已故朋友的哀悼。权德舆《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精车之至倍切悲怀》:“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
汉语声调之一。在古代汉语四声中为第二声,属于仄声。参见“四声”。
【介绍】:刘禹锡《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诗句。令狐博士,指令狐绪,楚子,时为国子博士。二句拟想令狐觐省途中景色。经行山中,野花映带迷濛云雾,栈道横空,其下江水挟带融雪流淌。
【介绍】:杜甫作,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这组诗感事而发,内容虽较庞杂,但皆有为而作。前二首即事感怀;中间五首怀念诗友郑审、薛据、孟云卿、孟浩然、王维等;第七首“陶冶性灵
【介绍】:常建作。这是一首描写音乐魅力的诗作。建才高命蹇,仕途失意,乃流连琴酒,寄情山水,于音乐造诣尤深。此诗通篇只写琴理,不形容琴声,以自身听琴之感受,并通过联想和移情作用反衬琴声之美妙。言于江上调
星光隐现貌。温庭筠《晓仙谣》:“银河欲转星靥靥,碧浪叠山埋早红。”
【介绍】:杜甫于宝应元年(762)在成都作。严中丞,严武,曾为京兆尹,兼御史中丞,时为剑南节度使、成都尹,是杜甫的朋友。遭,不期而遇。田父,成都西郊的农夫。泥,软缠之意,即粘着不放。此诗写杜甫在郊外散
战国魏人。初仕魏,与中大夫须贾使齐。既归,须贾以其有通齐之嫌告魏相魏齐,魏齐笞之几至死。逃往秦国后更名张禄,拜相,封应侯。将伐魏,先化装往见须贾,须贾以一绨袍赐之。范念其有故人之意,赦释之。见《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