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陶翰

陶翰

【介绍】:

行大,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开元十八年(730)进士,次年中博学宏词科,天宝元年(742)再中拔萃科。历仕华阴丞、大理评事、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翰高才博学,大为当时所称,顾况谓其“行在六经,志在五言,尤精赋序”(《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殷璠编《河岳英灵集》选录其诗11首,评曰:“历代词人,诗笔双美者鲜矣。今陶生实谓兼之,即多兴象,复备风骨,三百年以前方可论其体裁也。”《全唐诗》存诗1卷。

【介绍】:

唐代文学家。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进士及第。次年,登博学宏词科。天宝元年(742),又登拔萃科。历仕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翰擅长五言古诗,其边塞诸作,如《古塞下曲》、《燕歌行》等,慷慨悲壮;又精于赋序,因《冰壶赋》而得名。殷璠选其诗十一首入《河岳英灵集》卷上,评曰:“历代词人,诗笔双美者鲜矣,今陶生实谓兼之。既多兴象,复备风骨。”顾况还认为他可与王昌龄綦毋潜媲美,称其“华实光于苑圃,綦毋著作潜、王龙标昌龄则其勃敌”。著有《陶翰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有著录,已佚。《全唐诗》存诗十七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存目一首;《全唐文》存文二十篇。事迹见唐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唐诗纪事》卷二〇、《唐才子传校笺》卷二。

猜你喜欢

  • 王季凌

    【介绍】:见王之涣。

  • 韩会

    【生卒】:约738—约779【介绍】:唐代散文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排行六。韩愈兄。少有文才,得李华奖掖。永泰(765)中,居上元,与崔造、卢东美、张正则友善,四人好言当

  • 周庠

    【介绍】:五代诗人。庠,一作详。又名博雅,系避后蜀孟知祥讳改。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生卒年不详。光启中,为龙州司仓参军。后投靠王建,为其取两川出谋划策。授西川观察判官。昭宗、哀帝时,为渝州刺史。诏加

  • 平收

    近体诗的收句形式。指一首诗首句的末一字为平声。如五律有“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七律有“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诸种平收句式。

  • 契盈

    【介绍】:五代时闽(今福建)僧人。嗣长庆慧棱。后周太祖广顺初,居杭州龙华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归宋后,赐号广辨周智禅师。《景德传灯录》有传。曾陪吴越忠懿王钱弘俶游碧浪亭,即景赋吟“三千里外一

  • 东篱

    见“东篱菊”。

  • 玄元庙

    唐代祠老子的庙宇。唐开元年间诏两京及诸州各建玄元皇帝庙,天宝初年,在京都者改称玄元宫,在诸州者称紫极宫。后西京玄元宫改为太清宫,东京玄元宫改称太微宫。参阅《旧唐书·礼仪志四》。皇甫冉有《登玄元庙》诗。

  • 李长吉文集

    唐李贺撰。南宋中期成都眉山地区刻本,通称“宋蜀刻本李长吉文集”。四卷,无外集。与通行的王琦本比较,本集四卷,篇数相同,均为219篇,而编次和篇名则略有差异。蜀刻本前有杜牧《李长吉歌诗叙》,已半残,可见

  • 投竿

    扔掉钓竿,罢弃垂钓。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周文王将出猎,卜之,预言将获霸王之辅。出猎果遇吕尚垂钓于渭水之滨,与语大悦,载与俱归,立为师。后因以“投竿”指弃隐出仕。李商隐《崔处士》:“未肯投竿起,惟

  • 焚舟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杜预注:“示必死也。”后以“焚舟”比喻誓不回头,下定决心干到底。雍陶《离家后作》:“出门便作焚舟计,生不成名死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