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野望

野望

【介绍】:

①(全)王绩作。东皋为王绩的归隐之所。这位在人格上期许甚高的诗人,面对薄暮时分山村的静谧安详,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其中,我们既可以看到陶渊明的身影,还可以听到盛唐之音的先声。清王尧衢说:“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古唐诗合解》卷七)评价虽然过高,但却提醒了人们对此诗应予以足够的重视。②(全)杜甫上元二年(761)居成都时作。题为“野望”,但重点不在野望之景,而在野望所感,思弟哀己,忧国伤民,杜甫真是无时无地不在忧国忧民也。仇兆鳌曰:“此因野望而寄慨也。上四,野望感怀,思家之念。下四,野望抚时,忧国之情。”(《杜诗详注》卷一〇)此诗起用对偶对仗亦工,但前人亦指出前四句第五字皆数目相犯,学者宜忌。

猜你喜欢

  • 四声递用

    律诗除双句末一字平声外,第三、五、七句末一字分别用上、去、入三声,即构成四声递用。如崔颢《行经华阴》,首句入韵,与各双句末俱用平声庚摄字“京”(庚)、“成”(清)、“晴”(清)、“平”(庚)、“生”(

  • 独孤筠

    【介绍】:见独孤均。

  • 杜诗精华

    ①清邓献璋撰。见《艺兰书屋精选杜诗评注》。②阙名选。1914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铅印一册,当是辛亥以后第一本杜甫诗选本,此书曾数次再版,在当时颇有影响。

  • 赵鞅叹

    赵鞅,即赵简子,又名赵孟、赵志父。春秋时晋大夫,定公时为正卿。《国语·晋语九》:“赵简子叹曰:‘雀入于海为蛤,雉入于淮为蜃。鼋、鼍、鱼、鳖,莫不能化,唯人不能。哀夫!’”后因以“赵鞅叹”谓感叹人生受拘

  • 襄阳曲四首

    【介绍】:李白作。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八五列于《杂歌谣辞》。王琦云:“《襄阳曲》,即《襄阳乐》也。《旧唐书》:《襄阳乐》,宋随王诞所作也。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雍州。夜闻诸女歌谣,因作之。

  • 襦裤恩

    《后汉书·廉范传》载,廉范任蜀郡太守,随俗化导,治理有方,深得民心,百姓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裤。”后因以“襦裤恩”用作称颂官吏德政惠民的典实。亦省作“襦裤”。白居易

  • 当来

    犹言将来。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九一:“不求当来善,唯知造恶因。”

  • 恰似

    正似,正像。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酽醅。”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送朱可久归越中

    【介绍】:贾岛作。朱可久,字庆馀,越州(今浙江绍兴)人。诗首联交代送别时间、地点和环境。颔联“汀鹭潮冲起,船窗过月虚”乃写景佳句,“可谓善言吴中泊舟之趣”(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四)。颈联想望越中之景。

  • 止观

    佛教修行法门之一。止谓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观谓发生智慧,辨清事理。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著有《摩诃止观》、《童蒙止观》等书。后因以代指佛家经典。杜甫《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