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介绍】:

李白作。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天宝三载(744)裴图南欲归嵩山,李白在长安青绮门为他送行,这是归别时的送行诗。第一首写送行时宴别的情景,李白告诉裴图南,朝政龌龊,国运日衰,他不久也行将归隐。“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二句,写出了朝廷中好人受难、小人得志的黑暗现实,也透露出他欲归隐之由。“日没”二字暗寓了盛唐之世行将结束。此诗“托体高,著笔平。”(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二)第二首写对裴图南的劝勉之辞:“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即嘱托裴图南勿学沽名钓誉之徒,不管是出世退隐,都要以天下苍生为重。沈德潜云:“言真能洗心,则出处皆宜,不专以忘世为高也。”(《唐诗别裁集》卷二)末二句谓裴图南终将像谢安一样,为济苍生而一起。此二诗“沉刻之意,以快语出之,可令闻者惊悚。”(《唐宋诗醇》卷六)

猜你喜欢

  • 信风

    ①随时节变化,定期定向而至的风。于鹄《舟中月明夜闻笛》:“浦里移舟候信风,芦花漠漠夜江空。”②犹随风。元稹《有鸟二十章》之十一:“驱去驱来长信风,暂托栋梁何用喜?”

  •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

    【介绍】:杜甫《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诗句。二句拟想张司马南行途中所见景色。王嗣奭曰:“‘野馆浓花’,极堪赏玩;‘春帆细雨’,又觉凄凉。长途情景,在处有之,描写深细。”(《杜臆》卷二)

  • 欸乃曲五首

    【介绍】:元结作于代宗大历二年(767)自长沙都督府还道州途中。欸乃,拨船划棹声。欸乃曲即船歌。诗前有序。本组诗写深夜行船之感受。第一首写来长沙目的是谒官问政。第二首写乘舟夜过平阳戍,守吏呼问姓名。第

  • 交河

    ①古河名。在今新疆吐鲁番市境内。因河水为小岛分开后又合流,故称。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②古县名。唐贞观十四年(640)改置。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

  • 南陵别儿童入京

    【介绍】:李白作。诗题一作《古意》。此诗是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将离东鲁时所作。此南陵不是安徽之南陵,当在东鲁(今山东兖州附近)。诗中写接到诏书后别家应征的喜悦心情,“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

  • 些子

    一点儿,少许。白居易《如梦令》词:“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匆匆些子。”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 宋雍

    【介绍】:一作宋邕。约大历至贞元间诗人。双目失明后,诗名顿起。《全唐诗》收诗2首。

  • 纪唐夫

    【介绍】:宣宗朝进士。大中末,温庭筠遭贬,文士争相赋诗以送,纪唐夫所赋为最佳。《全唐诗》存诗3首。

  • 王绍宗

    【介绍】:字承烈。郡望琅邪(治今山东临沂),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排行七。少勤学,遍览经史。家贫寒,寓居寺中,常佣力写佛经以自给,凡三十年。睿宗文明元年(684),徐敬业起兵,闻其高行

  • 白履忠

    【介绍】:唐代编注家。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尝隐居于古大梁城,时人号为梁丘子。睿宗景云中,召为校书郎。不久,弃官而归。玄宗开元十年(722),刑部尚书王志惜表荐白履忠可入阁侍读,不赴。